叶辰小说>回到八十年代当航空大佬 > 第13章 再次制作羽绒服

第13章 再次制作羽绒服 (第2页)

作者:闹钟不要响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随后哑巴系统提示:维修费2o元。

过了一会儿,一台崭新的缝纫机出现在杨杰面前。

“啧啧,完美。虽然是脚踏的,但有总比没有好。”

随后,他拉来一个破三轮车,慢悠悠的骑回陈家村。

还别说,一台新缝纫机在农村相当扎眼。

丝豪不亚于你开着跑,在同事面前装逼的那种感觉。

就是这三轮车,是很多人都是买不起的存在。

“金水叔,我买个缝纫机,总不犯法吧。”

陈金水只能冷哼一声,随后带队撤离。

确实,买一两件物品,你压根没办法给对方定性。

但陈金水知道,杨杰最近老打村民老古董的主意。

一定是憋着坏的。

迟早会被他找到证据的。

如果杨杰知道了,一定大喊冤枉。

陈家村有个毛线的值钱古董,都是不入流的东西。

古董热潮是九十年代末期到二十一世纪初期炒的火热。

什么破铜烂碗都打上古董的标签。

还有一大堆古董家具。

其实吧,大部分古董还没有这个时代市场上的东西贵。

就拿清代瓷器来说,真的不如这个时代的新碗的价格。

工业商品价格高的离谱,一个碗都要几块钱。

常见的夏季和春秋季节的衣服都是二十几块钱一件。

也就是说,农民差不多要两个多月的工资,才买得起一件衣服。

因为国营定价就是这样子,从五十年代开始,三十年没变化了。

而鹏城那边最早办厂的,衣服价格只需要3块钱以北就能批量拿下。

只要你有本事运出去,运到内地的任何市场,那都是抢手货。

销售策略?

不需要。

这会是野蛮时代,典型的供不应求。

而国营企业始终抱着几十块钱的生产成本,最终只能死亡。

像羽绒服那种高端的价格,也在随后几年中,被海量的民营服装给冲刷掉了。

反过来讲,内地很多市场没有开放。

投机倒把是违法行为。

鹏城的廉价产品再多,和义乌也没有几毛钱的关系。

就像武汉的市场,其实辐射也就周边两三个县而已。

再远,不好意思,还是计划经济,不给卖。

此外,国营市场也不收个人或者私人工厂的东西。

他们只会照本宣科,按指定的当地厂家进货。

这是铁律,谁也夸不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