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网络世界的大事件 > 第70章 拒绝校园霸凌

第70章 拒绝校园霸凌 (第2页)

作者:律政俏佳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o4

拓展活动,消除隔膜

精心设计心理拓展活动,构建一个全体师生互相欣赏、交流、分享和共融的平台,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机会,提高学生的人际适应能力。例如“报纸上叠罗汉”

“同心圆”

的游戏,可以让学生在交流中提升合作意识,又例如“缘分卡片”

“小珠快跑”

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消除隔膜,提高互助意识。

o5

共读书籍,习得策略

可以和学生一起读一读预防校园欺凌的相关书籍,学习预防之策。小学生可以阅读《对校园欺凌说不》《大红帽和小灰狼》等书籍,中学生可以读《奇迹男孩》《孙子兵法》等书籍。《孙子兵法》作为兵家经典之作,其核心是主张“慎战”

的。因此,在关于校园欺凌的问题上,其实是可以带着学生来读一读的,学生一定会受益匪浅。

o6

“心灵信箱”

,管理情绪

建立良好的师生交流方式,当学生遇到和同学、家长之间的问题,有情绪波澜时,可以写上一张提问小纸条,放进我办公桌上的小信箱,我会第一时间给予回复和解答。让学生有倾诉的渠道,通过纸条回复或者面对面回复、集体回复等方式,做好学生的情绪调整,防范他们有可能产生的过激行为,让学生在相对轻松愉悦中学会处理校园欺凌等问题。

班主任在与学生的相处中,能更细心用心一些,多为孩子的生命底色涂上善良同情,体谅接纳宽容的美好元素,校园欺凌就会得到有效控制,学生就能在校园里度过美好幸福的生活、学习。

家校共育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保护人,老师如果能邀请到家长的加入,寻求到家长的力量,那么校园欺凌的预防就能更有针对性,更有成效。

o1

提醒家长,培养性格

成为欺凌者或被欺凌者的学生,往往都会有一些共同的性格特征。比如性格霸道、自私自利的学生,更有可能成为欺凌者;不善言辞、情商较低的学生更有可能成为被欺凌者。所以班主任要引导家长注重孩子性格的养成教育。提醒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态度要平和,情绪要稳定,这样传递给孩子的才是积极平和的性格,对孩子适当鼓励,多加肯定,展孩子的兴趣爱好,多带孩子参加活动,让孩子独立解决问题,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o2

引导家长,分段预防

每个年龄段的学生对校园欺凌的认知不同,所以老师要联合家长做好各年龄阶段的预防欺凌工作。针对低幼年龄段的学生,老师要提醒家长教会孩子什么是规矩,哪些事情不能做;提醒渐入青春期的孩子家长,多关注孩子交往的是哪些朋友,这些朋友有什么特质,特别是当孩子的朋友存在某种不好的倾向时,希望家长多作教导。对于高中阶段的孩子,校园欺凌可能更具有隐蔽性,老师要提醒家长多观察细节,从孩子的言谈举止中现苗头性问题,比如孩子突然的沉默等等,做好及时的预防。

o3

教会家长,多做预判

有不少学生受网络游戏、视频直播、不健康书籍等的影响,变得暴力,或有其他不文明的行为。这些思想和行为的形成是一个不短的过程,也往往是一些家长所忽略的地方。老师要教会家长去留意孩子所看的书籍、喜欢玩的游戏,甚至是注意听孩子说话的语气、常用的口头禅,多观察孩子的穿着打扮,从多个角度对孩子的思想和心理的变化做出判断,要保证输入到学生心中的是正面的、积极的思想观念。不要让孩子学会暴力,成为欺凌者。

o4

建议家长,善做沟通

老师面对一个班级的学生,有时难免会对个体有所忽略,而家长应该成为孩子情绪的最佳疏导者。只有当家长了解掌握孩子情绪的时候,才最有可能预防欺凌事件的生。老师可以建议家长和孩子多沟通,比如在布置家庭作业的时候,可以加上一项:用2o分钟和孩子聊聊除学习以外的事情。这样的作业,就能使一部分家长从忙碌的工作中抽身,定定心心和孩子交流,关注到孩子的想法和情绪,一旦现欺凌的倾向,不管是去欺凌他人,还是受他人欺凌,就能及时疏导,做到防患于未然。

o5

送给家长,一份指南

父母是孩子最坚强的安全后盾,也是学校和老师预防校园欺凌的最佳盟友,然而有些家长对于什么是校园欺凌,怎样预防校园欺凌,也是不甚了解。老师有必要在开学初就给家长一份防止孩子遭受校园欺凌的指南书。指南书上要告诉家长哪些孩子容易遭受校园欺凌,孩子遭受到校园欺凌的信号,家长如何预防校园欺凌的建议等等,作为对家长的法制知识的普及,尽可能实现家校共育,使家庭教育在预防校园欺凌方面挥出更大的作用,保障孩子的身心健康展。

欺凌事件,预防当先。没事不惹事,切莫随意欺负同学;有事不怕事,如果受到欺负,要敢于为自己声。愿我们的星火之力,护校园一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