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页 (第1页)

作者:紫墨海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原来还有这些讲究,白锦很是谢过小道士的好意,虽然她用不上。

  甭管是清虚观,还是长恩寺,都没有收留女娃的道理。

  白锦记忆里是有关于长恩寺的,长恩寺收留小孩的事京都周边的人都知道,偶尔有实在养不活的孩子,就丢在人家山门外,大和尚也捡了回去,到底是出家人的慈悲心。

  像白锦,如果能去,她早就被送去了。

  老乞丐年纪太大了,近两年贫病困苦,身体垮了,年轻时占的道观前山的地盘也保不住了,最后不得不转到道观后门搭了个草窝,有一顿没一顿地挨着。

  到死,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她,男娃子哪怕偷蒙拐骗,好歹能活下去,可失去庇护的女娃子,可怎么活?

  原主懵懵懂懂的,被老乞丐护得好,也没沾染底层混日子那种油滑机灵,更不知道如何生存下去,老乞丐一走,连几天都没撑到,就跟着走了。

  白锦想,等她伤好了,就去给小姑娘立个衣冠冢,就立在老乞丐身边,只希望在这有六道轮回的世界里,爷俩下辈子都能投个好胎。

  知道这个世道对女子的严苛,白锦压根没打算在没有实力保护自己的时候暴露性别,医馆的大夫兴许是见惯了生死,态度负责但却冷漠,只管治她的外伤,至于她是男是女,压根就不管,倒是方便了白锦。

  白锦并不打算在医馆待太久,她需要一个隐蔽的空间,检查药王庐的现况。

  宁浩至死都以为,她拥有的是一枚逆天的储物戒指,实际上,药王庐远比储物戒指高级无数倍。

  那是一方自成体系的天地,号称药王庐,传承自白家祖上,追溯到最早的主人,据说是尝百草的神农氏!

  这药王庐,原身是一块温润通透的碧玉令牌,一代代流传至今,代代家主只当它是家主传承的信物,直到白锦从父亲手里得到令牌,无意间受伤,用自己的血打开了传承之门,也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修真,修仙,羽化成仙,仿佛、也许、可能是真实存在的。

  宁浩说的人参,何止五百年,那是药王庐里种植的最低年限最普通的参,足有八百年药效,还有令她父母返老还童的宝物,就是药王庐里的一口灵泉水。

  药王庐很神奇,里面白雾萦绕,裹着一方百十亩左右的天地,一栋古朴结实的木楼,一方药田,种满价值连城的药材,一口灵泉,足以生死人肉白骨。

  而这些,都只是药王庐展现的冰山一角罢了。

  传承记忆告诉白锦,这药王庐是神农氏收集了九九八十一样蕴含天地能量的灵宝,亲自炼化而成,开辟为随身携带的药圃,专门栽种神农氏现的各色种子,长成之后,那些无用的,便被神农氏剔除了出去,而有用的,便被保留了下来,一代代优化培育,再传授给当时的人类。

  后来神农氏晋为炎帝,一生功德圆满,得授神权,药王庐于他而言便如鸡肋一般,他离开前便把药王庐施了障眼法,留给了他的后代。

  只可惜,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传承断绝,后代们不再知晓药王庐的秘密,只当是一件家族传承的信物,直到被白锦无意中炼化,才算是重见天日。

  为了照顾没有神力的后代,神农氏在药王庐里设置了阵法,只有修为达到一定高度,才会递进开放药王庐里品阶更高深的功法和药材。

  白锦花费了十年时间,也只能在第一层打转,干看着药王庐书房里堆积如山的竹简玉简,愣是连边都没摸着,更不知道其中记载了什么内容。

  只可惜上辈子白锦得到药王庐不久就被宁浩盯上了,不久后就家破人亡,父母惨死,自己经历了长达十年的万里追杀,和东躲西藏,生生从人间富贵花打磨成了一块坚硬粗糙的岩石,靠着惊人的意志和灵泉,生生撑到了最后。

  用尽全部心血,最终不惜以自己为饵,终于报仇雪恨,白锦上辈子过得实在太惨烈,但她一点也不后悔。

  唯一遗憾的是,在被压迫到极致的生存环境中,她能分给药王庐的精力和物质实在是有限,勉强收集了些药材种子、枪支弹药和生活物资放进去就不错了,更别提专心致志去研究药王庐提供的基础功法药王诀,好早日打开药王庐的传承之门。

  这一世,她了无牵挂,正好可以好好地静下心来,修炼药王诀了。

  一边接受医馆的治疗,一边每天悄悄吞服一口灵泉水,白锦的身体恢复得很好,比一般人快多了,而且没有留下后遗症,不过十天左右,白锦就能杵着拐杖下地了,瘦得凹了下去的面颊也有了少许的肉,看上去总算添了几分活气儿,不那么像骷髅了。

  医馆的大夫对此很是好奇,仔仔细细研究了白锦的脉象体质,最终得出结论是白锦恢复如此快,可能跟从小在外面摸爬滚打长大有关,老话都说贱名好养活,以此类推,这摔摔打打长大,估计也比普通人更加皮实。

  白锦对此不置可否,这医馆日常做的都是普通百姓的生意,底层经验丰富,数十年来,不至于眼高于顶,不然也不会愿意收留她一个脏兮兮的小乞丐“住院”

,但同时眼界医术也固定在了一个相对平庸的范围内,对疑难杂症是束手无策,更别提她这种特殊个例了,人家不懂,也丝毫没有钻研精神,疑惑过后就放开了手,倒是方便了白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