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页 (第1页)

作者:慕水之鱼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这次没让员工自己挖,而是找了官方专业施工队,既专业度也快,当然费用也相当感人。

  眼看着温度一天天上升,农场的冰窖还没有存满,员工们不得不加快脚步。怎么着都得在化雪之前将冰窖填满,否则对不起挖冰窖的费用。

  “快拉住绳子。”

  “来了,扔过来。”

  “接住了,用力,一,二,三,拉!”

  农场几个男人都在大河边采冰,冰块被一块一块堆在拖车上,等着送进冰窖。

  一架无人机休闲地从远处飞来,停在半空中。

  耿平标志性的嗓音从无人机里传出:“哟,还在采冰啊,你们也真是,居然连狗都用上了。”

  华德龙抬头看了眼无人机,继续手上的工作,“农场不想闲人,当然也不能养闲狗。”

  耿平哈哈大笑:“哈哈哈哈,要不要帮忙?”

  周锦摆摆手:“不用了,你好好巡逻,别待会儿被你们队长抓住,又要挨训。”

  无人机嘚瑟地来了个凌空三百六十度大旋转,似乎在表示,谁能抓得住我?

  “好嘞,那我走了。”

  气温持续回升,造成大量积雪融化,生融雪型洪水和山洪灾害的可能性比较大,北山区进入紧急防汛防灾模式。

  官方对北山区进行了地毯式安全检查,对堤坝、桥梁、河道、水库、排水设施等全部做了逐一排查。积极筹集抗洪物资,并派遣人员值守在关键位置,全力保障北山区的安全。

  在各方努力下,北山区顺利度过此次春季大融雪危机。除了生三处山体滑坡外,融水全部顺利排入密布的河道以及龙湖。山体滑坡也因及时疏散,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这次危机没有造成太大伤害,让官方和民众都狠狠松了口气。实在是被连续不断的自然灾害吓怕了,唯恐刚看到一点希望又被浇灭。

  好在这次北山区的运气不错。

  种植基地不仅要做防灾准备,还要做春季播种的预备工作。

  唐雪所在的专家组几乎每天都在开会,根据官方预估的粮食需求,制定种植计划。另外还要花时间挑选种子和培育幼苗。

  如今的她已经能够独挡一面,一个人带着小组全面负责所分配区域的工作。她的成长度,专家组其他成员有目共睹,因此在会议上她提出的一些小建议通常都会被采纳。

  种植基地的产出关系到全城人民的未来口粮。

  目前c城的粮食危机已经大有缓解。

  有人说是因为官方加大了白蝌蚪的繁殖量。

  其实白蝌蚪产量大增并不是缓解粮食危机的主要因素。

  缓解危机的主要因素说起来很残酷。

  是因为人口锐减,末世以来,c城死亡人数已经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一百多万人死于末世后的各种灾难。人口数量减少才让粮食危机缓解。

  如果依旧是末世前的人口数量,目前的粮食总量依旧不够。

  真相虽然残酷,但确是事实。

  有了前面的经验,为了避免悲剧重演,官方决定从春季开始就做准备,屯粮、储水、改造居民居住环境,集中供暖供冷。

  官方似乎并没有搬离北山区回到主城区的打算。

  很多主城区迁移过来市民在官方平台留言,希望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对,他们一直认为北山区只是他们避难的时候,等春天花开,他们就可以回到自己的家。

  但官方的打算好像和他们想象不一样。

  官方没有回答任何相关问题,也没有要搬迁的小道消息流出,一切都太过于平静。

  得不到回答的市民们也不敢自己回家,一是,没有通行令谁也出不了北山区,驻军关卡不是摆设;二是,谁也不知道主城区的疫病病毒还存不存在,主城区有没有彻底消毒过。

  就在民众焦急等待回迁消息的时候,官方却突然在系统平台上布了一系列消息。

  先是宣布在北山区建设的各类工厂已经完工,工厂种类涉及食品加工、服装、日用品、化工、医药等等,并表示将会在不久之后向社会布招工信息,只要符合招工条件的都可报名。

  接着宣布实行人才管理系统和信用系统。

  人才管理系统,是指将每个人按照个人能力分类管理。分成a科研型人才、B技能型人才、c管理型人才、d劳动型人才、e弱势群体、F特殊类别。

  初次分类是由官方根据大数据信息核定,如果个人觉得有疑义可在系统中提出复核申请。分类后并不是永远不变,每隔一年会重核定一次。

  以后招工都会标注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比如需要Bcd类,或者Bde类,只有符合类别要求的人才可以应聘。

  信用体系,非常重要,一旦信用分低于规定值,很多政策将无法享受。

  春季来临后,不管是为了后续生存还是为了社会稳定,官方都必须让市民们动起来,动市民进行生产劳动。

  但如果缺少有效监管,全部动起来后极易生混乱。在物资如此匮乏的时代,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坚守住本心。

  比如,当一个每天都吃不饱的人从事食品加工岗位时,他能不能克制住自己?

  不要考验人性,经不起考验。所以官方必须给每个人都画上一条红线,如果你不越线,凭借劳动收入或者救济补贴,能维持六七成饱。一旦越线,将会找不到劳动岗位,甚至连救济粮都不能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