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乱舞水浒怎么晋升小兵 > 第139章 蝶翅扇动朝野乱 官场腐败贼人乐

第139章 蝶翅扇动朝野乱 官场腐败贼人乐 (第1页)

作者:一弟于一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话说史文恭兵败而归,曾老者急忙接下史文恭等人,进了曾头市,一面派人火进京,向宿元景禀报此事。宿元景听了,大惊失色,史文恭三千人马,征伐梁山泊贼寇,没想到大败而归,只剩下一千余人,史文恭的能力他是知道的。如此看来,梁山泊不但兵强马壮,而且有高人在排兵布阵,绝非是一伙草冠,他急忙上报给了顶头上司、太尉梁师成和永定军节度使朱缅,二人听了,也是一阵忙乱。

三人分析,如果此时如实上报给天子,定然会招来天子龙颜震怒,又必定会得罪了蔡京等人,他们会追着曾头市兵马何来这个问题不放,而把朝廷中两股势力的斗争引向白热化。

梁师成思虑再三,想起一个人来,那就是大内总管杨戬,这个人虽是个宦官,却又是极度贪婪之人,爱财如命,和惠贵妃、也就是慕容知府的妹妹关系最好,而惠贵妃又善于书画词赋,正得当今天子恩宠,直到这个时候,她甚至还不知道兄长一家被梁山泊贼人所害。如果通过杨戬,把这个信儿透露给惠贵妃,再由惠贵妃出面在天子面前哭诉一番,事情就好办多了,也避开了他们之间明争暗斗的嫌疑。梁师成把他的主意给朱缅、宿元景一说,二人皆言,妙计。

宿元景很快便向杨戬行了重贿,杨戬也很快向惠贵妃说了她兄长慕容达阵亡及全家被杀的消息。惠贵妃听了,哭昏倒地,刚好道君皇帝到了惠贵妃宫中,一问情况,便大雷霆,急忙升朝,皇门官传来蔡京等一干重臣,直接下了道圣旨,把济州府郓城县知县李固及宋江、朱仝、雷横等人,拿下大牢,等候审问。把原任知县高衙内罢官为民,不得进入京城,大理寺卿赵子昂,亲赴济州,彻查梁山泊贼寇一案,并代理济州知府。军令太尉宿元景赴济州,便宜指挥济州附近州、县兵马剿灭以晁盖为的梁山泊贼寇。

说到这儿,似乎又说白了,那道君皇帝,经常是风花雪月、书画诗词的,怎么了解得这么清楚啊,甚至还点了李固、宋江甚至朱仝、雷横这些无名鼠辈的名字。这个信息,可不是惠贵妃娘娘给他说的,而是另有其人,这人便是玉堂春的名角李京儿,自从挂上燕青之后,学得了诸般才艺,成了京城勾栏里的红人儿。道君皇帝一次微服出宫,到了玉堂春,要尝尝这人间烟火味道,恰好便吃到了这位李京儿姑娘。那东京儿于床榻间便讲起了梁山泊贼人的故事,让这位道君皇帝如痴如醉,心想,世间还有这般英雄故事,甚是有趣。于是隔三差五的便要来听李京儿给他讲梁山好汉故事,燕青更是把一些详情细细地说与她听,她便又添油加醋地说于道君皇帝听,道君皇帝越听越爱听,越听越可怕,越听越恼怒,他早已把这些人的名字熟记于心了。今天又赶上惠妃娘娘哭闹,彻底激怒了道君皇帝,下有刁民作乱,中有刁官揽权,自己这个皇帝,竟然被架空了,这还了得,于是就有了如此结果。

宿元景、赵子昂很快便到了济州府,拿下李固、宋江、朱仝、雷横,交由代理知府赵子昂审问。宿元景又急忙召集来济州兵马副统制呼延灼,共议出兵一事。呼延灼说道:“天子命令兵,呼延灼焉有不动之理,只是原任知府白达、新任知府高衙内,为人奸诈,欠我部官兵军饷、粮草数月,部属怨怼之声甚多,士气如此,如何好用兵啊?”

宿元景笑道:“呼延将军所言,我记下了,这就为你到赵知府处催要所欠军饷、粮草,你这里且兵,如何?”

呼延灼拱手道:“太尉,常言说的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今数千大军出动,缺粮断草,将士们不用战死,便会饿死的,粮草问题不解决,宿太尉,恕我冒犯了,断然出兵不得。”

宿元景听了,冷下面来,呼延灼根本不看他的脸色,继续说道:“末将倒有一计,请太尉决断,济州府新任缉盗官,江湖人称玉麒麟的卢俊义,有万夫不敌之勇,更兼有计谋,本是蔡太师、梁中书心腹,又有的是财富,让他领兵去打先锋,你我这里,催促赵子昂大人清理原欠的军饷,鼓舞士气,接替卢俊义,一举灭了梁山泊贼寇,如此不是更好。”

宿元景听了,也只得点头称是。

卢俊义听了,刚要推脱,宿元景便说道:“卢俊义,你身为济州府总强盗官,既不缉拿梁山贼寇,又知情不报,与李固等人沆瀣一气,本当同罪,你可知晓?我这里只有两条路供你选择,一条是随同他们下监,一条是出兵。”

卢俊义听了,也只好下去准备了。

不说济州府这边如何,再说汶上牧马场那边却早已乱了起来,宋江进了监牢,汶上牧马场一时群龙无,不知如何是好。汶上牧马场,是水草丰美的沼泽地,根本无险可守,官兵一旦攻击,势必会全军覆没,而最近的阳谷县,倒是个用兵的好地方,可新任的阳谷县令张邦,虽说是个文弱书生,却又是个懂得治理一方的能人,只是过去没有施展才华的地方罢了。他到任之后,立即减免了所有的苛捐杂税,让阳谷百姓为之一振,又组织百姓,编制民团,实行联户、联村自保,让阳谷百姓为之二振,同时对手下的污吏进行毫不留情地打击,治理了一大批污吏,让阳谷官场大为改观,让阳谷百姓为之三振。

汶上牧马场的几个主心骨人物,对于撤出阳谷,有着不同的感情,李应是故土难离,柴进是想复仇,而武松他们一群何尝不想再重新占领金堤军,重建快活林。武松终于咬着牙,下定了最后的决心:“带上全部人马,投奔梁山泊,同举义旗,共创大业。”

众人听了,也只好同意。于是武松带领大伙,带上男女老少和汶上牧马场的全部战马,分队向梁山泊进。武松又带领张清、孙二娘等人,转道宋家庄,搬了宋太公和宋清,一同上山。又足见武松的义气和缜密之处。

晁盖、吴用见了武松等人,是一惊一喜,惊的是宋江等人下了监牢,生死不明,梁山泊面临着一场生死攸关的战争,喜的是梁山又多了二十二条好汉、二百多军汉和牧马人以及上千匹战马。于是晁盖安排宋太公及柴进等人家眷住进宛子城,吴用安排武松等人到后山开辟新的大寨,驻扎军队,放牧战马。这二十二条好汉是:柴进、武松、李应、朱武、刘唐、戴宗、施恩、孔明、孔亮,薛永、鲍旭、侯健、曹正、张清、孙二娘、李立、郁保四、萧让、杜兴、安道全和宋江的兄弟宋清,以及跟随李固的杨林,无处可去,也只好上了山。

话又说了回来,武松这一群好汉、人马,长途辗转,一路转移,没有遇到有效拦阻,也多亏了郓城之地,一时成了权力真空,旧的衙门的一干人等被抓了起来,新上任的知县原东昌府监当金大让、县丞缉盗官黄安、县尉兼缉盗官何涛都还没有到位,何涛、黄安,本来是东昌府强盗衙门的吏员,如今加上了县丞、县尉,官居从七品,也算是高升了。这当然都是程万里举荐的。

再说卢俊义这边,一边派人催促燕青从东京回来,一面请求新任知府赵子昂调拨兵马粮草,出兵梁山泊剿匪。赵子昂这个人,本来是皇族,又是个清流,平常说些诗词歌赋什么的,也算是个内行,对于下层报来的案子,自有大理寺吏员审定后报他批示一下也就是了,而对于地方管理上的千头万绪,他简直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然而,他的自负又使得他听不进任何人的话语,更不愿意去听任何人的话语。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堂堂的一个大理寺卿,管理全国,难道还管不了一个小小的济州府?事情还真是这个样子,你能当得了大学校长,未必能当好一个幼儿园园长,你当得了省长,未必能当得好村长,因为当省长玩的是脑子、嘴皮子、笔尖子,而要想当好一个村长,那得准备好一张驴脸,敢于得罪人,一张马脸,敢于受委屈,一张狗脸,敢于翻脸不认人。这,就是官场!

也就是这样的官场,给了梁山泊以充分的准备时间,也给了武松他们安全转移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