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乱舞水浒怎么晋升小兵 > 第123章 李固郓城任知县 宋江梁山挽危局

第123章 李固郓城任知县 宋江梁山挽危局 (第1页)

作者:一弟于一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再说卢俊义等人顺利地到达了东京,蔡太师大喜,宴请了卢俊义等人。李固等人何等聪明,不仅又给蔡太师上了一份厚礼,关键的是,他们还约上了金国使团的使者作陪,那使者正是哈利子的兄长,名叫哈利红,是金人前帝完颜阿骨打的同父异母兄弟、左丞相完颜阿骨汉的幕僚,本来就是大名府人氏,如今被左丞相完颜阿骨汉推举为使团席使者,前来与大宋议和,投放橄榄枝。蔡京老贼暗地里也正是和这个左丞相完颜阿骨汉打得火热,见卢俊义、李固又与哈利红打得火热,自然也就高看一眼。

中国的官场,要想被提拔,那先得进入上级主要人物的眼界,不被领导现,干的再好、干的再多,那也是白搭,一旦进入上层的眼界,搏得动上层的眼球,进得了上层的圈子,那么你的仕途便会顺风顺水了。而想进入上层的视线,很多人采取了最直接的办法,送。这个最好也最直接,常言说,不打送礼人的笑脸,人家给你送来了,你可以不收,也可以退回,但断没有人去举报某某给我送礼了、而我廉洁奉公,没有收。恐怕这种情况,实在是少之又少啊。即便是在政治高度文明的今天,多见于报端的也是某某清廉,拒收礼金,没有见到几个清廉到举报送礼之人的。当然,也有人不爱钱,爱其他东西,比如,哈哈,大伙都懂得的肉肉,于是便有人投其所好,送上了肉肉,事情也就这样办成了,于是什么“跑官、要官、买官、要官”

也就不足为奇了。卢俊义、李固在这事上,更加聪明,他们不仅送上了国人常见的礼金,还送上了一个信号,你老蔡想与金人合伙搞掉姓赵的,哥几个可以帮你,这种强烈的信号,让蔡太师一下子找到了能成就他“帝王梦”

的意中人。

不再赘述卢俊义与李固是如何活动的,但结果很快便出来了,高衙内代替白达升任济州知府。卢俊义随高衙内赴济州府任总缉盗官,位列六品。李固到郓城县接替高衙内当上了郓城知县。调高俅亲信禁军教头金枪将徐宁接替李固任清河军制使。一干人等威风凛凛地到济州府上任来了。有人或许会问,这是不是蔡太师的一个诡计,让他们来与晁盖、宋江等人狗咬狗来了,这事啊,有可能,但可能性不会太大,具体答案,尽在下文中。而且,他们不仅得到了高官,还不忘在蔡太师处为武松美言,言其在保护生辰纲一事上的贡献,蔡太师大笔一挥,刑部便免了武松所有的罪责。

高衙内等人很快便到了济州府,完成交割,也就走马上任了。虽说境内兵荒马乱、不得安生,可是庆祝一下,庆贺一番还是很有必要的。宋江先是到了济州府,给老主人高衙内上了香,祝贺了,又见了卢俊义,互诉了渴慕之情。这才回到郓城县,参见他的上司、新任知县李固。李固这二年,由一个叫花子、贼小子一路春风得意,做了知县大人,多是一番感叹,见宋江从济州府归来,更加高兴,急忙请来节级朱仝、都头雷横等旧相识,自是感叹一番。

李固说道:“蒙蔡太师恩宠,李固才能坐了郓城知县这个位置,今后我们众人,自当团结一致,上对得起蔡太师,中对得起我们自己,下对得起郓城一县的老百姓。如何对得起呢?这便是个学问,也就是官场里说得最多的政绩,这个政绩,在蔡太师那里,送的就是政绩,其实也就是钱、多给他送钱,在我们自己这儿,要的也是政绩,其实也还是钱、多捞钱,在老百姓那里,看的还是政绩,其实更是钱、是少出钱,还要保他们平安。于是,这刁民便出来了,一边想少出赋税,一边还要花国家的钱出兵保他们平安,这也太便宜他们了。故尔,我们第一步必须惩治刁民,把我们的政绩搞上去。”

宋江等人连忙佩服地点着头,各自盘算着下一步当如何办?李固话锋一转,又提到了晁盖,说道:“晁盖,就是我们郓城县最大的刁民,他的刁,就刁在这个人不懂规矩,他娘的,就是当了强盗,那也得是郓城人民的强盗,要为郓城官府、人民谋福利的强盗,我听说这小子当了吃起窝边草的兔子,祸害起郓城官府和人民来了,这个刁民,不教训一下,他是不知道什么是官,什么是民,什么是强盗的?”

宋江和朱仝、雷横心内一惊,李固说的,不无道理,晁盖这个人,志大才疏,不懂得人情世故,年前向朱仝打过保票的常例银两,年后又好几个月没有交了,而且,这此日子,梁山泊钱粮欠缺,梁山泊便有个别好汉,偷偷地下山,干起了私活,李俊的人在水路上,也偶尔有小打小闹式的抢劫,这还如何了得?简直不把郓城官府当回事了。

“哼,大不了,我们再困着他就是了,这个晁盖,实在不争气,三天不挨饿,尾巴便翘上天了,听说他们偷袭了雷泽县,回来后连个屁都没有放,说什么打劫来的粮食、财宝被人半道给截获了,都他娘的成精了,满嘴的谎言。”

朱仝气愤地说道。

“困,困个球,叫我说,就向济州府新任的高知府请兵,灭了他梁山泊,也省得天天提心吊胆的。”

雷横大叫道。

宋江听了,一阵冷笑,说道:“知县大人,宋江以为不妥,二位,也且息息火,听兄弟宋江说两句,如何?”

三人笑了,听宋江接着往下说道:“晁盖是只老虎,你要困死他,他会跑,你要打死他,他会咬,无论是跑、是咬,对我们而言,都是个不小的麻烦,要知道,如今梁山泊里,可是名将荟萃,人马上千的,不是那么好剿灭的,更何况,高大人刚刚上任,我们不能给他添麻烦不是?依我的意见,咱们给他扎个笼子,看好他,找个棍子,吓唬住他,再给他套上根绳子,管得住他,到时候,我们一手拿着棍子,一手牵着绳子,给他打开笼子,让他出去给我们寻富贵去,你们以为如何?”

三人听了,哈哈大笑,李固说道:“江湖人言,宋公明乃当代曹操,果然高明,好,就以公明兄之言,我们为他扎笼子、打棍子、套绳子!”

再说晁盖征讨扈家庄兵败,众人议论纷纷,多是指责晁盖刚愎自用、指挥无方的。恰在此时,蒋敬又报来粮草危机,聚义厅里,散漫着一片失败、垂危的气息。而就在这时,朱贵过来报道说,新任知县李固到任。晁盖一听,哈哈大笑道:“好,李固是晁盖的故旧,看来,我们梁山泊的好日子到了。”

再看众人,一个个面无表情,并没有几个人愿意跟他一同分享如此喜悦。宣赞长叹了一口气,走了。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散了。

晁盖看了众人一眼,心里哭了一句:“奶奶的,吃着老子的,喝着老子的,一个个哭丧着脸,好象老子都得让着你们一样,都是什么玩意?”

于是,也不多问,自与杨雄、石秀等人,喝起酒来。

宣赞、秦明、花荣、索、蒋敬、李俊、阮小二等领来到后山粮仓,蒋敬打开所有的库房,众人一看,一座空空如也,登时大惊。宣赞说道:“诸位,公明兄、吴先生让我帮助晁天王主持梁山泊大计,如今连战不利,粮草奇缺,军心涣散,岌岌可危,宣赞着实汗颜,公明兄那里,我已经让刘唐捎话过去,想必这两日他就会上山,吴先生那里,我也让时迁火去了高唐州,请他回山一趟,如此危局,恐怕也只有他们二人能化解了。”

众人黯然,就在这个时候,小喽啰来报,白胜传来信息,宋公明今晚深夜就要回梁山了,众人听了,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