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页 (第2页)

  &1dquo;吟——”

  &1dquo;不准唤他的名字。”

  &1dquo;吟。”

  叶沉渊弓指揩住谢开言的脸,扯了扯道:&1dquo;你是真傻还是假傻?”

  谢开言的口风又跟着变了,吐出一个字。&1dquo;傻&he11ip;&he11ip;”

  叶沉渊静静瞧着她,突然道:&1dquo;那叫我夫君?”

  &1dquo;父&he11ip;&he11ip;君&he11ip;&he11ip;”

  &1dquo;夫君。”

  &1dquo;父君&he11ip;&he11ip;”

  叶沉渊微微一顿,将她搂在怀里,吻了吻她的脸颊道:&1dquo;随你心意,就父君吧。”闭着眼抱了很久,他低头在她耳边说道:&1dquo;不管真假,你必须留在我身边,不准再离开。”

  谢开言怔怔站着,木头桩子一般,没有说话。叶沉渊刚放开手,她就转身朝着花圃走去,脚步依然漂浮。

  叶沉渊走在身侧,蘀她拂开众多花枝,遮挡了滴落的露水。

  花园中心筑基建了一座精致的屋舍,沿着五阶木梯走势,扎了小小的篱笆枝,阻隔着一架吱呀作响的滴竹水车。

  花棚之下,一位年过半百的青袍老者靠在栏杆上打盹。他戴着文士方巾,双颊瘦削,又拢着袖子杵着花锄,神态很是安详。谢开言怔怔走过来,踩断一根花枝,咔嚓轻响使他睁开了眼睛。

  叶沉渊随之站定。

  老者起身,理了理衣袖,躬身作满揖,说道:&1dquo;贾抱朴参见殿下,参见太子妃。”

  谢开言微侧头看着他的面容,似乎在冥想着什么。

  贾抱朴见了微微一笑:&1dquo;十年不见,太子妃依然这么漂亮。”

  一句话引得叶沉渊轻掠嘴角。

  谢开言茫然不应,贾抱朴回身收拾了石桌上的青花酒瓷瓶,轻轻放置在雪瓮里,当着两位主上的面,揽过花锄将雪瓮埋入地底,并培上花土。

  叶沉渊牵着谢开言坐在木凳上,并不催促。

  贾抱朴洗净了手,捧过红陶茶具,烧沸竹露之水,斟了两盏清碧甘冽的茶,说道:&1dquo;殿下请天劫子看过太子妃的伤势么?”

  &1dquo;先生诊断亦是一样。”

  叶沉渊伸手轻压谢开言肩头,制止她扭动的身子,再拂过她的丝,露出额角之后那块兰青色的印记。

  整个太子府都知道天劫子忙于炼制嗔念丹,七七四十九天不能离开文火炉。叶沉渊舍远求近来找贾抱朴,贾抱朴明白其中缘由。

  说到底,还是为了引目前传闻心智失常的谢开言的回忆。

  十年之前,贾抱朴偶然落户村镇,开设医庐炼丹。谢开言途经他家院子,见木架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盛药的瓷瓶,一时心奇,趁着主人家不在,她就刷了一层釉彩,充作青花瓷倒卖,由此拉开与贾抱朴的牵连。

  贾抱朴在市井中颇有声名:好炼丹,医死人,种百糙,酿酒露。如果说天劫子是世外道仙,那么他就是民间酒仙,只不过都有一手医术,脾气秉性异于他人而已。天劫子年事已高,渐临羽化登仙之势,叶沉渊为了长久打算,便遣散先前那名老花农,特意将贾抱朴接入府中。

  贾抱朴听闻天劫子已炼丹,心性使然,束手一旁不再过问此事。他好喝花露酿制的酒水,每日伺弄花糙,浅饮两盏,眯眼坐睡于花架之下,过得比谁都要恬淡。

  贾抱朴站在一米之外,躬身细看谢开言头顶印记,说道:&1dquo;的确是毒无误,可引心智失常。医书上曾有这类病例的记载。”

  叶沉渊理好谢开言的丝,拍拍她的头顶,道:&1dquo;真的傻了?”

  贾抱朴道:&1dquo;可针炙查看太子妃的脉象。”

  叶沉渊肯,贾抱朴就取过一副银针,配合炙法,扎向她的玉枕风府两穴。细细捻舀后,她的嘴角流出一丝黑血。

  &1dquo;停!

”叶沉渊挥袖卷开贾抱朴的手,当即低喝道,&1dquo;不查了,无论真假都不用查了。”

  贾抱朴躬身合袖施礼:&1dquo;多有得罪,望殿下及太子妃海涵。”

  叶沉渊拈起一块雪帕蘀谢开言擦去嘴边血,俊容微寒。贾抱朴叹气,再三致歉,才使他点了下头以示无罪。

  谢开言推开叶沉渊的手,脚步漂浮走出花棚。她四下转了转,旁若无人一般,抓起小锄,蹲坐身子,一下一下挖出先前贾抱朴藏好的雪瓮,舀在手里。

  贾抱朴见珍藏被掘,脸上痛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