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全真教遗址 (第2页)

作者:木耳白菜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晚饭过后,秦峰告辞,走之前,还是照例去了趟胡公公那里,一则叙旧,一则询问进入一流的方法。

从胡公公那里得到四个方法,一是高手灌顶,直接打通奇经八脉,或者食用天材地宝,也有相同效果。

或者是神功秘籍,如少林派的易筋经,就没有这方面烦恼,直接练下去好了,没有任何瓶颈,或者是前朝的九阳九阴两部神功。

但是每部神功也都有自己的限制,就好比易筋经修炼条件苛刻,基本上一代人中只能出一个可以修炼易筋经的人。

或者九阳神功,前面都没问题,但是到一流巅峰之后,不能过度使用内力,否则会力竭而亡,张三丰的师傅觉远大师就是这么死的。

最后只能自己体悟,时机到了自然而然地就突破了,至于时机是什么,胡公公只是说个人有个人的缘分,每个人都不相同,如果时机未到,卡在这一关的人不在少数。但这却是大多数的人突破一流的方式,毕竟哪有那么多天材地宝、神功秘籍啊。

第二天,在孙子晴依依不舍的眼神下,秦峰再次离开长安县,开始自己正式的江湖之旅。

秦峰的站就是华山派祖庭全真教的驻地,全真教原址就在终南山,与华山相距并不远,更是在西安府内,秦峰骑马一上午就到了。

但是到终南山容易,找全真教遗址却是难,毕竟终南山山脉从蓝田县起到周至县止,东西横跨二百三十公里。

秦峰不清楚全真教的原址,只能沿着终南山的村庄一路打听,终于在第四天的时候,打探到了全真教的踪迹。

通过村民的介绍,他们家先祖原先是全真教的佃户,仰仗着全真教吃饭,后来全真教被灭,山上山下全是蒙古兵,他们祖先靠着躲在山洞里面才没有惨遭毒手。

眼见全真教被灭,山下又战乱纷纷,他的先祖便打算在山里当猎户,不在下山。直到蒙古被灭,本朝成立,才在当地官员的劝说下下山,开始重新种地。

至于当秦峰问起全真教原址在哪时,那名村民也不知道,毕竟过了两三百年了,只能说他住在这里,那么全真教原址肯定在这不远,毕竟这个时代的人除了大饥荒,一般一辈子不会出出生地五十里的范围。

得到这个答案,秦峰便开始着手准备上山事宜,先在镇子上准备了五天的吃食,又买了一些防寒的衣物,把马匹寄存在客栈便独自上山去了。

虽然山路难走,但是由于这边村子除了种田之外,也只能靠山吃饭,所以这山倒也不是人迹罕至,依稀可见一条山路缓缓而上,这是村民打猎或者砍柴时候留下的。

越走越偏,直至太阳下山,秦峰第一次体验了风餐露宿的感觉,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衣服披在自己的身体上保暖,又拿出一块饼在火堆上面烤了烤,也不管饼硬,一口饼一口水就着吃。

吃饱喝足,秦峰便在火堆旁边打坐休息,秦峰已经有很久没有打坐了,不晋升一流境界,打坐的效果对于秦峰来说已经微乎其微了,只是在野外不能睡觉,要时刻保持警惕,所以用打坐来代替睡觉。

第二天天微亮,秦峰继续前进,有于现在深入山林,前面的路附近的村民从未来过,只能靠秦峰自己探索。

秦峰拿着清月剑左探右探,用以打草惊蛇。遇到过不去的地方,便转向另一边。

终于,在一个杂草重生的地方,秦峰找到了一块石碑,上面依稀写着全镇两个字,只是年岁日久,石碑早已龟裂,字也模糊不清。

这给秦峰很大的鼓舞,证明全真教离此不远了。

看着天渐黑,便在这石碑旁边坐了下来,打算第二天继续前进。

第二天,秦峰满怀激情,再次向深处走去,没走多久,便看到一块空地,上面全是断瓦残垣,延绵近十里,覆盖上百亩的建筑群与杂草交相辉映,处处述说着当时的辉煌。

秦峰本来打算按照以前同人小说写的,寻找全真教的秘籍以及古墓派洞内的九阴真经。

看到这场景,秦峰直接傻眼了,这要怎么找,不说秘籍在全真教撤退之时肯定全部带走或销毁。光这古墓派,秦峰只知道在全真教后山禁地,这地方除了秦峰刚来的方向,其他三面都是山,总不能一座一座找过去吧。

虽然绝望,但是好歹是花了大力气来的,还是仔细寻找了一番,确是没收获,这里只剩下砖和瓦了,还有未烧完的柱子。

秦峰也不气馁,本来就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过来的,之后秦峰又去后山逛了一逛,结果出乎人意料,很容易就现了很大一块石头堵着一个墓穴,这应该就是断龙石和原古墓入口。

之后在附近也找到了一个洞穴,有一条隧道通向深处,秦峰不知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还是艺高人胆大,直接跳了下去,进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