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1页)

作者:晨晓茉莉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戌时末,村民们66续续入睡,整个柳家村渐渐地安静了下来。

  在村西头的柳家,金氏给床上睡得正香的小儿子掩了掩被角,然后对坐在床沿泡脚的柳树根道:“当家的,这水还热不热?若是不热了,那我去厨房再端些来,二丫知道你要回来,特地煮了一大锅热水呢。”

  柳树根摇了摇头,“够了,家里的,你托顺子给我捎话来,说是有人跟咱们家二丫提亲,你给我说道说道。”

  刚才一家人在吃饭,柳树根不方便问,如今饭吃完了,孩子们也都睡了,他便忍不住问了起来,想要知道是哪一家。

  “正要跟你说呢。”

  金氏往前挨着柳树根坐下,二丫的婚事也是她的一块心病。昨天黄媒婆走了之后,她就一直在琢磨着这事。一会儿想着这石家配不上二丫,一会儿又想着二丫若是错过了这一门亲,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吗?

  为此焦急得整宿没有睡好。

  如今当家的回来了,她便如同有了主心骨,连忙一五一十的说了。“黄媒婆说的是一户姓石的人家”

  说完后,金氏道:“当家的,你觉得怎样啊?这石家虽然远了些,但也比以前上门来提亲的强多了,之前想要娶我们家二丫的要么是不干活的二流子,要么就是穷得揭不开锅的,指望着二丫嫁过去做牛做马呢,没一个像样。”

  “这石家虽然远了点,但黄媒婆说他们那儿种出来的粮食都自己吃,哪怕是荒年也饿不着肚子。我们家二丫会抓山鸡,抓兔子,肉也不缺。”

  柳树根又问道:“石家那个后生,你见过了吗?”

  “没呢,黄媒婆说性子老实,”

金氏道:“这黄媒婆是附近村子名声最好的一个,她这么说应该错不了,她还说如果我们答应,就让石家人带着那石三郎出来一趟给我们见见。当家的,你看呢?”

  柳树根一时间没有回答,他把脚从变凉的水桶里拿了起来,然后接过金氏递过来的破衣服擦干,再穿上草鞋。

  许久之后,金氏才听到他的声音,“见见吧,二丫过了年就十八了。”

姑娘家过了十八岁,就更不好说亲了。

  所以这石家哪怕不合适,也得见见再说。

  没准是个好的呢?

  “那我明日一早,就托人去和黄媒婆说一声。”

金氏念叨着:“这石家啊,就是远,若是没那么远就好了。”

  乡下人不怕日子苦,就怕日子一直苦,要不怎么很多人家不愿意把女儿嫁到山里呢,不就是山里人家家难,日子会一直苦吗?

  柳树根安静地听着,金氏的顾虑他也有,不过他到底见识得多,看法有一些不同,“如果不远,恐怕石家也不会想娶我们二丫了。至于家远,等他们成了亲就和亲家说一说,让女婿和他几个兄弟出山来干活。”

  “如今码头是越来越多活了。”

  他从怀里掏出一个旧钱袋,“家里的,这是这几日挣的,你先收着。二丫如果真的嫁到石家,那我就带着石家三兄弟去码头寻活干。做上几年,在这边山脚下置几亩地也不难,到时候再让二丫出来,也就成了。”

  金氏眼睛一亮,她顾不得去看当家的这次带回来多少银钱,连忙拉着他的手臂道:“当家的,你说的是真的?”

  “二丫真的能出山来?”

  柳树根点头,“前几年我刚去的时候,一日也就挣个五六十文,一个月一两银,但现在有七八十文。今天还遇上唐员外亲家送嫁妆,我和大哥搬了两回,得三百二十文,若不是要给长河帮交两成,能更多呢。”

  “三百二十文!”

  金氏惊呼出声,她连忙把手上的旧钱袋打开,倒在床上数了起来,“大钱三十二个,小钱一、二、三”

  “当家的,有七百多文咧!”

  “再攒攒,家里便能打一口井了。”

当年柳家分家的时候,不受爹娘待见的二房一家分得的东西并不好,田地只有五亩,其中两亩好田,三亩薄田,山地虽然有六七亩,但长的都是歪脖子树。

  做柴火还行,但想要建房那是绝对不成的。

  无奈之下,柳树根便从分得的五两银子中拿出了二两,买下了现在住的这小块地以及上面的旧房子。后来又再过了十一二年,夫妻两个才攒下了盖房的银钱,可房子盖好后,井却又没钱打了。

  村里的老井干了之后,就只剩下村东头的那口井,他们家每日都要穿过村子,花半个时辰去打水,有时候用的水多了,要走好几回。

  所以一家人早就想打井了。

  不过以往每次都附和这个话题的柳树根这次却沉默了,他问道:“家里的,我们家现在有多少银钱?”

  金氏从床底下把钱罐子翻出来数了数,回道:“加上你拿回来的这些,差不多有十八两了。不过这里面有三两是二丫这些年攒下的,二丫这孩子孝顺,每次攒了钱都巴巴的拿到我跟前来。”

  “我想着,等她出嫁了,这些就给她做嫁妆。”

  金氏叹了口气,“她大姐当年出嫁的时候,我给了二两的压箱银,到了二丫这儿也不能例外,也给二两,这样就只剩下十三两。”

  十三两想打一口井,就有些紧了。

  柳树根也明白这个道理,上回村长家分家,家里的二儿子和三儿子分到了差不多的地方建房,于是两家就合算着打一口井。他特地去问过了,说是前前后后花了十五两有余,好在选的地方好,是一口甜水井,若是打出了苦水井,那钱就白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