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鱼龙变化年画 > 第一百一十九章 乐善好施孟善人

第一百一十九章 乐善好施孟善人 (第1页)

腊七腊八,冷死寒鸦。

一年之中最冷的时候到了。汤汤洛水已经结冰,城内外行人稀少。

这是历任洛阳城知府最头疼的时候,要避免雪灾,确保城中尽量别冻死人,还要联络官绅大户,粥放赈。

今年李崇义轻松不少,有本城第一乐善好施的孟大官人给他做政绩。

老孟不惜成本的花钱,使劲折腾,总之严先生给他出的主意就是猛做善事,把弄来的银子拿出一部分买名声。

孟义山从入冬一开始就在洛阳四门,各处道观佛寺,搭了棚子,施粥赈济,招人做工,他比各级官府的官棚有钱,给灾民的粥也扎实,插筷不倒。像他买了度牒的邙山上清宫,他师父广钦当方丈的洛阳白马寺,都是上百贯的捐进去。

而且为了让劳力有工可以做,大兴土木,重修巡检司,在衙后建园子。

还在城中买了一处临街的五进大宅,拿出来改建计议好的归真武馆。

如今距离武馆开门,广收徒众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一时之间孟大善人的名字在洛阳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官商士子,都是有口皆碑。

老孟甚至真弄了一个碑,他出了一百两,把和少林和尚大战弄塌了的狄仁杰祠堂给重修了。

他专门去尚书府找了何老尚书,请求何老头正经的书写一篇孟校尉重修狄公祠记。

再请了匠人刻成碑,准备立在狄公祠前。

何尚书是李知府的老师,李崇义必须给恩师和孟义山捧场。也捐资一百,附庸骥尾。

大明的文臣武将,给大唐名臣重新立碑,那是洛阳文教盛事啊。

都不用给润笔,都有一批儒生主动鼓吹,何况老孟还花了一笔钱,资助这些文人在太白居开诗会。

酒菜流水价的上,润笔之资也给的足,好听的话也是流水一样奔流而来。

孟公义山,大儒之后,乐善好施,允文允武。

实际老孟是一场夜战把人家祠堂打塌了,对狄公有些亏心。

孟大善人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示意钱伦把刘总兵抵押的田产,折价向外卖,还都是些膏腴好田。

一时洛阳纸贵,被城中大户一抢而空,钱大账房忙得四处乱转,把卖田的钱都换成了粮食。

“崽卖爷田,不当人子!”

刘总兵听说之后气得心口疼,那是他刘家三代人囤积的田产。要不是赌输了军饷,可是准备传家的。

刘军门有恩不一定要报,有怨记得一清二楚。

老孟把他从鼎里捞出来的恩惠,老刘早已经忘了,只记得自己借钱时候老孟要了他不少好地抵押,心里恨得牙痒痒。

洛阳军中大比的前一天。

腊月初八,衙门休沐。

这一天据说是佛祖成道的日子,寺院和民间都是要喝腊八粥的。

平民用杂粮豆果为主熬粥,放些花生黄豆蔬菜腊肉。

老孟一大早才起床,正在练功。伊王府的快马就送了腊八粥过来。

王府熬的粥就非常精细,将莲子菱角、薏仁和粳米、黄米、小米,核桃仁,红枣,等煮成一处。

王爷对孟义山这种手下将领,金银赏赐不断,在细处上也是非常烫贴周到。

从小城一样的藩王府内跑马送粥,到了巡检司内堂摆上,这粥还是温的。

可惜俏媚眼抛给瞎子看,老孟不爱吃甜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