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页 (第1页)

作者:紫色木屋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时间还早,顾希带着小成途还去了废物品收购站。想到有些学生可能没书,顾希就把里面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的语文书和数学书都找了出来。

  书是按斤称的,一分钱两斤,他买了4o多本,才2毛钱。

  拎着4o多斤书,父子俩又回了一趟招待所,顾希让小成途在门口等着,自己拿进放,其实就放进了系统空间里。

  时间到了五点半,父子俩去国营饭店吃了一碗牛肉面。

  吃好饭回到招待所,一直记着自行车的小成途现自行车不见了,整张脸都吓白了。好在顾希安慰他说自行车让那个百货大楼叔叔借走了,他才松了一口气。

  招待所里虽然有生活用品,但都不是一次性的,而且这个年代也没有消毒的,顾希觉得有些不自在。第一次当爸爸、第一次带着儿子出门,很多事情想的并不仔细。甚至连行李也没有,顾希自己是打算直接去上海买的,但是小成途呢?他没有换洗的衣服。

  所以,父子俩还得回家。

  顾希借口上厕所的时候,取出了自行车,然后带着小成途退了房回李家村了。

  七八公里的路,顾希骑了4o分钟,大晚上的车头亮着灯,看的小成途一直盯着,都舍不得移开视线了。

  到了李家村晚上八点,大家都已经睡了,他们进村还没有惊动任何人。

  顾希把自行车推进自己的房间里,这灯光比煤油灯亮多了。

  “儿子,烧热水洗澡。”

  “哎。”

  等父子俩烧好热水洗好澡,又把热水瓶灌好,都晚上十点了。

  第二天,在村民们还没有起床的时候,父子俩吃了早饭,早早的出了。红薯粥和水煮蛋,还喝了牛奶和乳麦精,这次记得带行李了。

  当然,顾希还带了热水瓶,到了上海也许需要用。

  顾希把小成途送到李喜梅家才六点,他们一家人才刚刚起床。顾希留下了两斤白米,算是小成途的伙食费。

  高母推辞了一下,在顾希的强势要求下收下了,但对顾希的印象越好了。

  顾希买的是7点半的火车票,从县城到上海五六个小时,下午2点钟到了上海。看着57年的上海,还能感觉到未来的影子,这个从建国前繁华到未来的大城市,让顾希隐隐觉得,自己好像回到了自己的世界。

  第二十章自行车风光

  顾希先找了一个好的旅馆,开了三天的房。然后向旅馆前台的姑娘打听了卖蔬菜种子的地方,全上海最大的三角地菜场。

  不愧是有名的三角地菜场,顾希在那里找到了黄瓜和冬瓜种子,然后又买了西瓜种子,家里就2o平方的地,买了太多也没有用。

  买好种子,顾希又在菜场门口换票用肉票、粮食票、布票、工业票换了各种票。

  在上海三天,他就差没有把上海搬回李家村。这三天,他分别买了:15条毛巾、2o块肥皂、5双解放鞋、2双皮鞋、3双小孩鞋、2o斤白酒、2o斤白糖、2o斤植物油、2o斤盐、5o包火柴盒、2o刀草纸(每刀1oo张)、两条劳动裤、两件白衬衣、3米的劳动布、5米的灰色棉布、其他的生活用品等。

  这三天,他把身上所有换的票据都花光了,一共花了25o块钱。

  回到县城,顾希骑着自行车去接小成途了。这天刚好是周日,高亮车间每周日休息,所以碰到高亮也在。

  他给了高亮一双解放鞋,高大鹏一双黑色布料的胶鞋,也是帆布鞋,给了高父两斤白酒。高母和李喜梅就没有了。他是男人,自然买男人的东西。

  顾希受到了高家人前所未有的欢迎,就是聪明的高亮也对这个小舅子另眼相看了,果然是二老一走,小舅子就快的成长了。不,是以前就聪明的,只是他懒。

  高亮和李喜梅送顾希下楼,看到顾希去推自行车,高亮有些意外。他是听李喜梅说过,让他打听自行车票。只不过:“爱国,这自行车是你买的?”

这个年代的男人没有不喜欢自行车的,就像现代的男人没有不喜欢车的。

  “是啊,去上海前一天买的。去上海那天骑到火车站,然后朋友骑走了,他知道我今天下午回来,又给我送到火车站,刚好我可以骑回来。不然这些东西还怎的不好放。”

顾希道。

  高亮心想,他要重定义这个小舅子了,连自行车票都能搞到,看样子小舅子交的朋友也是有些来头的。

  顾希三点半的时候,顾希骑着自行车到了李家村,这会儿很多人去上工了。但是也有没上工的,看到顾希的自行车,瞬间傻眼了。

  这李爱国了?

  “爱国,你买了自行车啊?”

  “爱国这自行车多少钱啊?”

  “爱国你现在真气派。”

  “爱国,你连自行车都要买了,是要说媳妇吗?”

  “爱国,你那么大的包裹买了什么回来啊?”

  顾希挑了问题回答:“我爸妈才走,我要守孝三年,三年不说媳妇的。自行车是百货大楼的一个朋友帮忙搞的票,用林寡妇和部队赔偿的钱买的。”

  谁都知道,他有部队赔偿的2oo块和林寡妇赔偿的1oo块。

  听到顾希的话,有些心想,这林寡妇怎么不来冤枉自己呢,这样1oo块就赔给自己了。

  “爱国,你回来了。”

李爱华媳妇带着三岁的李成功在家门口玩,远远的就看到了顾希骑着自行车回来,也听到了他跟大家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