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换装 (第2页)

马小三寻思:你说是我的,你们一百多号人,我也不敢要啊。

“我愿意参加你们的队伍,这粮食我就捐给部队作军粮。”

卿连长在马小三身肩上重重的一拍:“好小子,有前途,一会带你去四排报道。”

马小山一个趔趄。

卿连长屁颠屁颠的就去安排,让人回去通知指导员安排四排的赶紧带家伙到这来,把群众捐的粮弄回山上去,起码上万斤,一个人背5o斤都得跑两三趟。

。。。。。。。

对战场上的缴获,独立连这会所有的人,脸上浮现的都是幸福,在这早春寒峭天气里,找了一双好的合脚的鞋子非常重要。

李远没有在意是不是鬼子身上拔下来的,找了一双大号带毛的皮鞋,换下了脚上的布鞋,一排三排的战利品,开始分家产,卿连长没有阻止,缴获要上缴的,独立连自己现在这片就是最大的编制,让二排只能先等着,受伤的都有兵代领了。

战场上好鞋子意味着跑的快,动作灵活,有样学样,一排三排将鞋全部换上,毕竟像李远这么高大的军人还是不多见。

竹林里,不算明亮的月光下,李远带着陈家桥金连长送过来的机枪和手榴弹。

打了这么大一个胜仗,这武器就多了,以前没枪为枪愁,有枪的时候为子弹愁,现在一次整了近百条枪,还有机枪,早已等待不及的战士们,终于听到连长口中出的命令:换装。

一排三排战士们,能站的也就五十来人,加上才到的二排,将自己早就看好的抢抓在手里,将手里的老套筒里面的子弹全部退出来?小心翼翼的靠在墙上。

战士们的这些枪,都跟了自个儿很长的时间,都打出了感情,现在更好的枪摆在这里,还是有些依依不舍。

一排三排按前几天学习的要求验枪,按照步骤撤解又装上,二排的干瞪眼,有几兵跟着差拆了,可就装不上了,乱烘烘的。

这批八九成新的步枪可比老套筒要好到不是一星半点,看看上面准星、照门,摸摸厚厚的枪管,爱不释手。

一排三排兵战士正帮二排拆装检查。

缴获的子弹非常的多,鬼子进攻没打几枪就全军覆没,每个战士分一百子弹,剩下的机枪用,多的留着。

现在有四挺机枪,二十来个弹匣,麻烦也才刚刚开始,独立连没有专业机枪手!

卿连长正在想是不是要成立一个后勤科,现在都成地主老财了,回头让组织上再招百十号人整个加强连,昨天上跑了一个通宵,到现在也没有睡觉,眼睛里边还带着血丝。

卿连长打算今天晚上就驻守在这里,主要是看守这批粮食,让李远带着人带着这批武器,伤员,再带些粮食,送回小凰山,现在也不管李远是不是国民党了。

……

李远不是专业机枪手,军校学习主要是是指挥理论,当然对机枪也很熟练,懂些理论及基本操作,平时都用惯了半自动步枪,相信打机枪难度并不大,以后再说。

连续跑了几趟,,伤员,武器,弹药,大部分粮食全搬到了山上,人多就是不一样,一排留了一个班在青坞岕。

独立连战斗总结会已经开过了,卿连长主动写了份检查,对清理战场的命令作了自我检查,以前受伤的国军,还是有活下来希望,很多还加入了队伍,今天这鬼子可不一样,检查也相当于给上级提个醒,鬼子誓死不投降。

对于战斗总结,结合前面训练,这回打得非常的不错,对不足之处加以强化训练,这部队底子好,水平提高快,像四排那还得一步一步的来。

二排和四排的训练,李远交给了蒋排长,自己哪有那么多时间。

这会儿正在对换了枪的战士们进行一百米,二百米及四百米射击训练,实弹射击训练。对于四百米靶位,山上没有这么远开阔地,硬是砍了一片四百米的竹林作训练场。

本着节约的原则,练习为主,测目标,算标尺,战士们提高很快,都是百战老兵,对新枪出色的精度适应很快。

要求有点高,简易双圈竹制胸靶,1oo米靶十枪必须中内圈5,外圈跟人胸大小差不多大小,内圈人头大小,脱靶者跑山顶一个来回。

2oo米要求不高,十必须5上靶,枪不好?可以,换老套筒。

李远大致也明白了二战区山西那边的人老说红色军队是土八路的原由,用那种老套筒5o米精确射击都算神枪手,比如蒋排长,就算训练有素的鬼子,用老套筒四年式步枪战斗力也好不了。

不是谁打仗厉害不厉害,武器太重要了。

四百米训练是根据各排选射击成绩好的部分战士要求,进行强化射击,靶子没变,主要作用是进行远距离压制,以密集火力消灭重要军事目标比如鬼子机枪手和掷弹筒兵等,也就是国军中的神射手,如能缴获三八大盖,6oo米也未偿不能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