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页 (第2页)

  “很高很高。”

沈清鸾肯定点头。

  “借我们囡囡吉言了。”

容氏放下手里的簪子,“这梳头可实在太麻烦了。”

特别是要梳花样的时候。

  “就是,直接绑了盘了就可以了。”

要不是不可以,沈清鸾都想把这一头长直接剪了。

  那得多省事。

  “又胡说,姑娘家怎么能那么朴素。”

容氏让闺女坐好,招呼了正在安顿小孙女的杨嫂一声。

  第二十章

  过了一会儿杨嫂安顿好小孙女,和刘嫂一起提了热水送过来,顺便给堂屋这里的炕烧上。

  容氏这会儿坐到了沈清鸾的旁边,手里拿着并不算精致的银饰,挑拣了一番招呼杨嫂:“杨嫂会梳头吗?”

说的时候还指了指两盒银饰,这里问的就不是村子里普通人那种日常的辫子和盘了,而是花样比较多,可以佩戴头面的型。

  杨嫂低头看了一眼两盒子的银饰,点头道:“奴会梳头,年少时特意学过一些。”

  只是可惜遇到了乱世,只不过出门一趟就被裹挟着四处逃难,虽然她后面机灵躲了起来,但是等到事态平稳出来才现什么都没有了,只能跟着被朝安抚的流民一路回了老家,之后她在村子里寻个老实人托身,谁知丈夫短命,儿子媳妇也走的早,临到这把年纪还要把自己卖了才能求个活命。

  “你给三姑娘梳一个试试。”

容氏指了指花冠和钗步摇的盒子。

  杨嫂接过盒子见是花冠步摇,手顿了一下才拿起梳子给沈清鸾梳头:“奴很久都没有见过像三姑娘头这么好的了。”

  “……确实不容易遇到。”

容氏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髻,喃喃自语了一句,除了沈清鸾并没有其他人听见。

  花冠和步摇钗一般是正式场合才需要的。

  若是生活在城里,有机会参加大的宴会,或者去富贵人家做客,戴上花冠步摇是常事。

  但是在小镇乡下,别说带花冠步摇了,一般姑娘能有一根银簪子就够好了。

  在刚来的杨嫂眼里,沈家无疑是一个好主家,生活条件在村子里也算富裕,并且还有一个那么年轻的秀才,绝对的未来可期。

  但再可期也是未来的事情,最起码也要等沈家大郎考上了举人,家里的条件才会有明显的改善,所以就目前来看沈家女眷是没有戴花冠步摇的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