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荀子木拐杖 (第2页)

作者:木兰竹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他们不会拔掉自己的粮食,不会在乎农人是否会因为改粮为棉而饿死。

对,就像是赵国推广土豆时一样。

虽然秦国对地方上的控制力度比赵国强许多,这种事不会广泛发生,但发生得再少,也会削弱秦国的实力。

而且……而且舅父应该会很伤心不该饿死的农人,因为他拿出了棉花被饿死。

“政儿,你有什么向曾大父进言的吗?”

老秦王一直在观察嬴小政,看到嬴小政思考的神色,他笑眯眯地当着所有卿大夫的面将嬴小政稳稳抱起来,笑眯眯地问道。

嬴小政道:“我在想,如果曾大父强制推行棉花种植,恐怕有官吏会为了邀功,让农人改粮为棉。曾大父让舅母与咸阳贵妇人一同纺织棉布,将棉织品作为一种时尚……”

见其他人疑惑的目光,嬴小政道:“时尚即在这个时候最盛行的东西。棉布成为秦国贵族的时尚,其他士子和想要谋取暴利的豪商一定会争相模仿。不需要曾大父下令推广,棉花自然就会推广。”

他想了想,又道:“农人最为保守,并且不知道国都发生的事,所以他们一定会最后才种植棉花。那时棉花的种植和纺织技术已经成熟,即便他们改种了新作物,也不会造成太大负面影响。”

秦王笑容满面:“说得好。”

秦王将嬴小政放下,拍拍嬴小政的肩膀,让嬴小政站到太子柱身旁:“看好孩子。”

太子柱美滋滋地牵起嬴小政的手。

看到没,我孙儿多厉害?哈哈哈哈哈哈哈。

蒙骜小声对蒙武道:“公子政这话难道是长平君教的?”

蒙武小声道:“肯定不是朱襄教的。阿父,你没来朱襄家住过,不知道政儿有多聪明。有时候我与政儿聊天,感觉他已经成年似的。”

他顿了顿,补充道:“背着朱襄的时候,他像已经成年似的。”

蒙骜好奇:“那当着长平君的面呢?”

蒙武学着朱襄的话道:“舅父,饿哦,困困,抱抱。”

嬴小政猛地转过头,用鹰一般的眸子看向蒙武。

蒙武立刻闭上嘴。

嬴小政给了蒙武一个警告的眼神才将头转回来。

为什么嬴小政能听见蒙武的话,而他这么矮还能瞪到蒙武?当然是因为蒙骜蒙武父子就站在太子柱身后保护秦王和太子。

嬴小政眉头紧锁。

梦境中的蒙武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他接触不多,对蒙恬和蒙毅更熟悉。

蒙恬蒙毅都是处事很周全的人,他十分信任看重。想象中,蒙武应该也是一个成熟稳重的人。

但他自己接触到的蒙武,是不是有点舅父所说的“脱线”

他还以为只有蒙武一个人如此,怎么蒙骜也如此?这是父子相传吗?

难道蒙恬和蒙毅也有他所不知道的一面?

嬴小政知道秦王正在考察蒙恬和蒙毅,考察后会让他们成为自己的伴读。

不知道这个时代的蒙恬和蒙毅是什么模样,嬴小政有些期待。

朱襄和蔺贽洗完澡换完衣服后,为了展现出礼数,将湿了的头发也束了起来。

荀子已经知道了朱襄和蔺贽在棉田里闹出的动静,很想给他们两人几戒尺。

现在知道礼数了?之前你们在棉田里打泥巴仗的时候怎么不知道?

看着荀子难看的脸色,朱襄和蔺贽拔腿就跑,就像是两个偷了东西被主人家发现了的贼。

荀子本想训斥两人几句,见两人逃跑速度如此快,气得不断拄着拐杖砸地。

想了想,荀子还是气不过,把拐杖横起来拗断了。

韩非肩膀一抖一缩,抑制不住地瑟瑟发抖。

每次看到荀子生气,他都吓得不行。

他觉得自己成不了继荀子后的儒家传人,除了自己更心向法家,武力值也是一个大问题。

他肯定做不到在荀子这高龄,还能气得拗断拐杖泄愤的事。

“你要去看看棉田吗?”

荀子稍稍气顺,丢掉断掉的拐杖问道。

韩非沮丧地摇头。

荀子没有问韩非沮丧的原因。他道:“那就回去看书。”

韩非:“是。”

进书房前,他往棉田方向看了一眼,眼神落寞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