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失业后我继承了十万大山免费 > 42 第 42 章 你不会想在老祖宗坟头种

42 第 42 章 你不会想在老祖宗坟头种 (第2页)

九姑婆冷笑一声,这就是所谓的“灯下黑”

了。

就像以前她上班的那个大厂,财报年年巨亏,但也没耽误高层们年入几个小目标。

她催着村里赶紧把这些闲散的土地分给村民,倒也不只是怕村里人为了争地盘打起来,主要也是怕“财帛动人心”

现在还好,村里人还没看出来一棵紫苏苗能带来的经济效益。

等到村里人突然发现,家里多种几棵紫苏苗,是真的能实打实给家里挣到钱的时候,不只是村民之间要为了争地盘打起来,到那时,万一村委有人起了什么小心思,说服了其他人,关起门来,把这些闲散地块全都收回村集体,这笔账可就要变成糊涂账了。

毕竟,这些沟沟坎坎的闲散地块,不像整块的耕地,没办法准确计算亩产到底有多少。

到时候还不是村里说多少,就是多少?

很多基层贪腐窝子,就是这么一点点养出来的。

村干部们嫌弃九姑婆管得太宽,却不知道,在九姑婆眼里,他们也是自己的晚辈。

章启慧不想眼睁睁看着章家的晚辈们走错了路,最后落得一个锒铛入狱的下场,只能从一开始,就把这个容易引发贪腐的苗子,掐死在摇篮里。

提前把地都分给村民,没得贪了,看你们这帮小崽子还有啥机会犯错误!

换成别的村子,村里的年轻人返乡创业,村干部们要想搞钱,什么吃拿卡要的手段,轮番上阵,最后把创业青年逼的干不下去的,也不是没有的事儿。

但在章家村,哪个敢跑去找九姑婆吃拿卡要?

村干部们躲着她老人家还来不及呢,谁敢凑上去找虐?

亏得九姑婆动作快,亲自监督村委把村里那些边边角角的闲散土地抓紧都给分了,就这么两天的功夫,村里因为争地的事儿,都已经吵过好几回了。

这个说这块地是他家门口的,就该是他们家的。

那个又说这条山路是他家祖上修的,白给村里人走了这么多年,一分钱没收,就已经是看在同族的面子上了,现在这条山路还是给村里人继续免费用,他们家只把路两边收回来,自己种点紫苏,总没人说啥吧?

还有人居然连自家祖坟都惦记上了,以前懒得只有清明节才会去替祖宗砍一砍坟头上的草,现在突然孝心爆发,觉得不能让自家祖宗的坟头如此寒酸,要把通往祖坟的那条路修整出来,路两边都种上薄荷紫苏什么的……

好吧!

确实是可以美化祖坟附近的环境。

但怎么听着怪怪的呢?

你丫的不会想在老祖宗坟头种菜吧?

九姑婆一脸黑线地叫停了这个疯狂的举动。

村里那么多边边角角的地,还不够你们种的吗?

居然把鬼点子打到了自家祖宗坟头上?

这是对祖宗们大不敬啊!

村里做主分了地之后,除了少数几家还有些不满意,闹到村里想多分点,大多数人都开始跟着合作社忙活起来。

章家义也帮合作社联系到了之前对口帮扶他的那位指导老师,采购了一批高产紫苏种子回来。

村里人一直以为紫苏是春天种的,章家义也是咨询了专家才知道,原来,在一些水肥光照充足的地方,规模化种植的紫苏,已经可以实现一年四季不间断种植了。

春天一般是三月份播种,秋天正好是九月初播种,紫苏的种子生命力特别顽强,对环境要求也不高,不过为了确保高产,还是要按照专家给的种植手册,先把买回来的紫苏种子“预处理”

一下。

也就是先用30多度的温水浸泡紫苏种子,24小时后,种子吸饱了水分,发芽率会更高。

趁着种子处理的时间,村里家家户户都在忙着耕地做苗床。

以前村里人自己种点紫苏做菜吃,压根都不用种,随便从野外挖几棵苗,移栽到自家菜园子里,长出来的紫苏,吃都吃不完。

他们这里吃紫苏,主要是烧鱼或者做凉拌菜的时候放点调味,用的不多。

但现在,被九姑婆洗脑之后,发现紫苏居然这么值钱,再加上这次买的良种也是花了钱的,于是,村里家家户户都像种西瓜、种棉花那样,认认真真准备了苗床。

按照专家给的种植手册里说的那样,先平整土地,然后把自家沤的熟粪肥,和园土、黄沙混合,搅拌均匀。

先在下面铺一层,然后把处理好的紫苏种子撒上去,再盖上一层2厘米厚的混合土,最后用细细的花洒,把表面土壤洒到湿润,就可以等着紫苏发芽了。

人家专家给的种植手册上说了,秋播的紫苏,为了确保幼苗的成活率,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在育苗床上,把小苗给培育出来,等到紫苏苗长大一点,再移栽定植,这样成活率才能提高。

翻译成老百姓能听懂的话就是:高产紫苏的种子很贵的,要降低育苗成本,就必须做好育苗床管理!

于是,从这天开始,整个章家村的老百姓,都被自家的育苗床给封印了。

串门子唠嗑的少了。

夫妻拌嘴打架的也几乎看不见了。

就连鸡娃的家长也不焦虑了。

没办法,自从九姑婆下令,把村里那些边边角角的土地都分田到户之后,除了照看育苗床之外,各家各户还要忙着,把自家分到的那些边角地,也开垦出来,然后去河边挖沙子,拌粪肥,把土地整理好,等着移栽紫苏苗……

家里这么多事情等着做,谁还有闲工夫拌嘴打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