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失业后我继承了十万大山格格党 > 105 第 105 章 一年一度的章家村捡

105 第 105 章 一年一度的章家村捡 (第1页)

搬家之后,章启慧顾不得享受她的新家,马不停蹄地找人联系了能安装滑索的厂家,给岩寨村民组装上了能上下山运载货物的滑索。

这种专门运送货物的滑索,比那种景区里用来玩儿的滑索简陋得多,只有上下两个站点,外加几道钢索,一个钢条焊的货厢,当然了,价格也比景区那种便宜很多。

虽然看着简陋,但特别实用。这下子,岩寨那些高山无公害绿色蔬菜,可算是能运下山了。

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山上好东西确实不少,但没人呐!

村里的老人们,倒是给自己家孩子打过电话,问他们能不能回家帮家里收菜。

怎么可能?

像他们这种进城打工的,都是干一天活,拿一天钱,有些工厂请假不但不给工资,还要扣全勤奖金。

再说了,老家的物价他们是知道的,就地里那点蔬菜,全部摘下来,卖出去,赚的钱,可能都不够他们来回路费的。

再加上他们请假这几天损失的工资,扣掉的全勤奖金……村里的年轻人,想都不想,就一口拒绝了家里老人的央求。

还让他们不要种那么多菜,反正家里就两个老人两头猪,种那么多,根本就吃不完,卖又卖不了几个钱,还不如在家躺着,别为了种地把身体搞坏了,给他们做子女的添麻烦……

几个电话打出去,子女是没一个愿意回来的,反倒把家里的老人骂的直抹眼泪。

章启慧在旁边听得都气死了。

钱丽丽也气得直跳脚。

岩寨这些留守的老人,真的很不容易。

他们勤劳朴实,不摆烂,也不愿意给子女添麻烦,住在这么远的地方,还自己种地、养猪、捡菌子,走几个小时的山路,背到山下镇上去卖。

挣的钱,自己也舍不得花,总是念叨着,说自己儿子还没娶媳妇,或者闺女嫁了人之后,男人对她和孩子不好,要把钱攒着,随时准备帮衬子女。

她要是能摊上这么好的父母,别说请几天假了,就是辞掉工作,回老家陪爸妈一起吃苦,她也愿意!

怎么就有人这么不知道珍惜呢?

“不行就从咱们村找人来收吧,大不了咱们自己少赚点,不能糟蹋了这么好的东西。”

岩寨的海拔,比章家村高得多,所以,山下的明前茶都摘完了,山上的野生绿茶,才刚刚冒出嫩芽来。

而且,除了野茶之外,岩寨附近还有大片的甜竹笋。

这种甜竹笋,肉质肥嫩,味道清香甘甜,是这个季节最好吃的竹笋,以前章启慧的爷爷还在世的时候,每年这个季节,都会背着背篓,爬山去很远的地方,找这种甜竹笋回来吃。

吃不完的,还能晒成笋干,或者泡成酸笋片,拿来炒肉吃,加点本地辣椒,嘎嘎香!

章启慧偷偷给系统拿了两个做样品,系统评估之后,给出了五十斤甜竹笋换一颗金豆豆的定价。

她问过当地老百姓,这种甜竹笋都是野生的,不过因为太重了,村里人砍回来,一般都是自己做成笋干,留着自己家吃,很少有背下山去卖的,主要是背一趟也背不了几根笋。

而且这玩意儿其他地方也有,本地人不会花钱买来吃,就算背到集市上,一斤八毛钱都没人买。

这么一想,章启慧心里就有数了。

村里的老人年纪大了,让他们爬山去给自己找笋子,万一从山上摔下来了,章启慧自己心里也过意不去。

想了想,还是让章家兴帮她从村里找些壮劳力,这一次没有按天算工钱,反正山上都是竹笋,谁找到算谁的,砍下来,背到村里的临时收购点,章启慧按照一斤八毛钱给他们算钱。

岩寨这么远的地方,章启慧本来以为,来的应该都是村里的壮劳力,结果章家兴告诉她,这次村里报名来挖笋的,居然有一百多号人!

而且里面还有不少老人和妇女。

“老人家能行吗?被再把人摔着……”

看着报名的名单,章启慧忍不住心惊肉跳。

章家兴实在不想打击她,但——

“九姑婆,那啥,您可能没发现,咱村很多老人家,七老八十了,还能背着几十斤的粮食走山路呢,走的比您老还稳当。”

章启慧:“……”

除了章家村上来的一百多号人之外,岩寨这边的留守老人,章启慧也给他们安排了一份工作,让他们负责在收购点,帮忙把称重后的甜竹笋,打包装袋,送到滑索上站的地方。

一天一百块钱工资,村里的留守老人都抢着干。

足足忙了十来天,才把岩寨附近的甜竹笋都收了回来。

章家村跟着来挖笋的都高兴疯了。

本来以为这次就是赚点零花钱,谁知道居然挣了不少!

村里有个常年跑山挖笋的老爷子,挖笋速度快,最多的时候,一天就挖了七百多斤甜竹笋,净赚五百多块钱。

在山里挖了十天笋,这老爷子一个人就挣了五千多块钱。

他家老婆子也厉害得很,看着又矮又瘦,不到155的身高,体重估计还不到90斤,章启慧都挑不动的两担甜竹笋,她一个人挑起来,走得飞快。

老夫妻俩不声不响地在山上干了十天,光是挖甜竹笋,已经从章启慧这里挣了一万多块钱。

挖完笋子,这帮人也没急着下山,九姑婆还想要一些高山野生绿茶。

这一次开出来的价格,比甜竹笋还高。

从山上摘下来的绿茶青叶,一斤就能卖30块钱。

九姑婆已经放出话来了,只要他们能摘到,有多少她要多少。

这下子,跑到岩寨这边来摘茶叶的村民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