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失业后我继承了十万大山 兰拓 > 144 第 144 章 前景是美好的债务是

144 第 144 章 前景是美好的债务是 (第1页)

架子沟村村委。

看着账面上醒目的赤字,几个村干部们都麻了。

他们错了,他们先前单知道创业是个烧钱的事儿,却不知道居然会这么烧钱!

跟九姑婆的大手笔比起来,前任村长那只能说的小打小闹。

架子沟村实际可用的劳动力人口,跟“人口大村”

章家村和月亮湾村,根本没法比。

为了最大限度的解放劳动力,经过与架子沟村的“友好协商”

,九姑婆决定,以私人名义,借给村集体十万元,用于在村里开设托儿所、村办食堂。

这样一来,那些在农村带娃的留守宝妈们,白天就能把孩子送到托儿所,空出双手去挣钱了。

村办食堂也是根据章家村的经验来的。

前两年章家村农忙的时候,都是各家自己做饭吃,后来章启慧无意中发现,每次出来干活的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要留一个负责烧饭的。

这怎么行?

一家留一个,村里几十户人家,岂不是要有几十个人没办法参加劳动?

这完全不符合“卷王”

对于村里壮劳力的使用率要求!

于是,在九姑婆的示意下,村长章家安给乡里打了个报告,从村集体拿出了五万块钱出来,办了一个村办食堂。

这个食堂跟以前的大锅饭不一样,采取的是与时俱进的线上订餐模式。

村里弄了一个线上订餐小程序,谁家要订餐,订几份,就跟点外卖一样,提前一天在小程序上下单。不会用小程序的老人也没关系,跟村里管食堂的人说一声,用现金也可以订餐。

第二天到了饭点,直接到村办食堂取餐吃饭,吃完嘴巴一抹,继续下地干活,不用洗菜做饭,也不用刷锅洗碗,再配合村办托儿所,不管是老人还是宝妈,都能挤出时间去上班挣钱。

章家安本来还以为,来订餐的肯定都是年轻人,毕竟村里的老人平时过日子有多节俭,他这个村长比谁都清楚。

可是没想到,村办食堂开门后,到了农忙季节,村里的老人来食堂吃饭的居然也不少。

章家安一开始还挺纳闷的,结果他自己爹妈居然也在小程序订餐了。

别问,问就是村里人虽然学历普遍不高,但这么简单的算术题还是能算清楚的。

在村里订餐,最便宜的一荤两素才八块钱。

但是在村办食堂吃饭,他们不用买米买菜,也不用花时间去淘米做菜,省下来的几个小时时间,算成工时费,早就把全家人订餐的钱给赚回来了。

而且家里自己开伙的花销也省了。

里外里一算,在村办食堂吃饭,虽然看着是花了钱,但实际上却是赚钱的。

别人家不说,就说村长自己家,自从他妈不用在家里做饭之后,去合作社仓库帮忙分类打包蔬菜,一天工资一百二,去掉他们一家口的订餐费,还能剩下九十块钱呢。

而且还不止,因为他和他妈,一个在村委,一个在合作社,平时都有餐补,算下来一顿饭能补贴五块钱,也就是说,去村办食堂吃饭,一顿饭实际上只需要自己付五块钱。

今年农忙季节过去后,因为村办食堂太受欢迎,在村民们的强烈要求下,村里决定把这个临时食堂,办成长期食堂。

那几个在食堂帮忙的婶子们,误打误撞从临时工变成了合同工,高兴的都傻了。

听说章家村“村办食堂”

办得不错,附近几个村子已经过来考察取经了,打算照搬回去,架子沟村也觉得村里办个食堂挺好的,雇几个人烧饭,就能把村里每家每户负责烧饭的那个劳动力解放出来,他们能给村里创造的价值,又何止几顿饭?

不过,前景是美好的,债务是忧愁的。

原本他们账面上虽然寒酸,但好歹是正数。

借钱办了食堂和托儿所之后,村集体的账面,就从9753元,变成了-90247元。

啥也别说了,赶紧挣钱吧!

机会很快就来了。

他们村今年虽然还没来得及参加合作社的蔬菜种植,但架不住隔壁的石桥村和月亮湾村种得多呀。

这时候就看出来,合作社里有个“自己人”

的好处了。

本来,村里人对于夏春萍一个还没嫁人的小姑娘,上蹿下跳的去合作社显摆,心里还有些不得劲。

可这次,也恰好因为是夏春萍负责对接个小区的社区团购业务,她在给合作社制定工作计划的时候,趁机就把一部分的蔬菜采摘、分拣装箱的活儿,划拉到了架子沟村这边。

拿到分包订单的时候,夏青云无比庆幸,当时他力排众议,找九姑婆借钱,给村里办了托儿所和村办食堂。

不然他们村还不一定能凑齐这么多人手呢。

这下好了,村里但凡能动弹的,哪怕是个瘸子,也能坐在板凳上,帮忙分拣打包各种瓜果蔬菜。

这批蔬菜已经是章家村那边筛选过一次的了,卖相最好的都被系统和线上渠道挑去了,剩下的都是不符合销售标准、但其实也能吃的。

尤其是那些长在山地里、半野生状态的西红柿,和南瓜一起爬的山坡上到处都是是旱地黄瓜,还有爬到树上去,必须用竹竿绑着镰刀才能割下来的扁豆和丝瓜,照片和视频发到团购群里去,一堆人嗷嗷叫着要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