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页 (第1页)

作者:慕水之鱼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唐雪每天要去4队所有种植房巡检,接触的人也慢慢多起来,不仅仅局限于本小组的5名队员。

  种植基地很多员工都是北山区本地人,关系人脉网络大都在本地,所以消息特别灵通,尤其是一些小道消息。

  员工们干活的时候喜欢聊天,通常聊得就是最近流传的消息。

  唐雪巡检的时候,偶尔也会听一听。

  据本地员工们讲,由主城区迁移到北山区的人太多了,北山区中心区域的房子,能住的都已经被住满,已经安排不下后面迁移的人,就算所有人住大通铺也不够。

  官方现在打算把人往乡镇上安排,乡下地大人少,空置的老房子也不少,正好可以安排人住进去。想法是好的,实施起来却不顺利,反对声较大,乡镇人排外严重,不肯让主城区的人住进来。

  乡镇居民和城市居民不一样,城市居民邻里之间,可能住一栋楼十年八年都不认识。乡镇居民邻里之间基本都熟识,有些甚至沾亲带故。

  乡镇居民大部分受教育的程度有限,思想很容易受人影响,对一些谣言的明辨能力也较弱。不少人认为主城区的人是带有病毒的,很有可能会把病毒带到乡镇,因此极力反对官方的做法。

  员工a:“我们村还杠着呢,村里都是老弱病残,要是让大一帮陌生人住进来,那不是完蛋了。”

  员工B:“杠有什么用,最后还不是要住进去,难道让那些人睡露天?”

  员工c:“杠怎么会没用,多少都能争到点利益,要不然你以为杠是为了什么?”

  员工d:“最近你们都小心点,不太平,家里的东西看看好,人多眼杂,小偷可不会把小偷两个人写在脸上。”

  员工c:“怎么了,出了什么事儿?”

  员工d:“你们不知道?小王村有人家被偷了呀,家里存粮偷得干干净净,那家人都快哭晕过去,好不容易省下来的粮,一夜之间就没了。”

  员工B:“报警了吗?就没现陌生人?”

  员工d:“警察来了也没用,乡下又不像城市里到处是监控,再说现在哪没有陌生人?遍地都是到处找吃的的人。”

  员工c:“不是说有卫星监控?”

  员工d:“那也得回去申请调啊,又不是谁都能查,等查到,人都不知道去哪儿了,就算找到小偷,粮估计也追不回来。”

  唐雪晚上下班回去,把听到消息告诉其他人。江誉和唐朝在后勤部也会收集一些消息。华德龙和周锦会时不时打着捡柴的借口,和在农场外面大河里抓鱼的人唠唠。

  晚餐后,大家坐在一起汇总消息,综合各方面的消息,才能对目前周边情况更加了解。

  目前北山区确实处于混乱状态,大量的人口迁移过来,挤爆了北山区,人口密度大矛盾更多。

  预想的危险没有来,大家都不敢放松,唯恐是在酝酿更大的危机。

  “今天,我也得到一个消息。”

周锦咬着一根牙签,说。

  “以前认识的龙湖农场的人给我的,他说有个大客户一直在打听各个农场的消息,想要交换物资,听说这个大客户是个煤老板,想用煤,换粮食或者肉,问我们农场有没有,有的话可以牵线。”

  “这么巧?”

唐雪原本低头扣着大拇指,听见这话立即抬起头来。

  如果没有生陌生人踩点事件,她听到这个消息肯定会异常高兴。眼看着寒潮一天天临近,御寒物资却还没有储备完善,总不能农场所有人仅靠捡来的柴过冬。这时候来个煤老板,那可真是雪中送炭。

  但出现在陌生人踩点之后,这就值得玩味了。

  究竟是巧合,还是故意?

  “有人向外透露过农场缺煤吗?”

唐雪想了想问。

  “我打听过。”

  江誉声音低沉,双手交叉放在身前的桌子上,右手拇指轻轻摩挲着左右拇指,“你说想要煤炭之后,我找以前的朋友打听过,还有农场里囤积物资的事这个朋友也知道。”

  江誉在火山爆前紧急囤积了一批物资,粮油、能源、日用品、建筑材料等等各方面都有,把手上能用的钱全部撒了出去。有些物资就是从这位朋友的渠道弄到的。

  “他家高温干旱那段时间出了事,最大的囤货仓库意外失火,因为没水灭火,烧掉了大部分,损失惨重,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后来我找他换煤,但他想用煤入股农场,我拒绝了。”

  “呃……也许是巧合呢……”

唐雪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

  被朋友出卖或者算计,该怎么安慰?

  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朋友,但既然江誉说是朋友那应该是以前关系挺靠谱的人,要不然也不会用朋友这个词。

  她在梦中见过太多背叛,即使是最亲密的关系,为了粮食为了水为了活下去,都可以背叛,可以背后捅刀子。

  但同样,她在梦中也见过很多无私伟大的爱。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活下去,父母可以割腕放血。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军队可以用血肉之躯造就钢铁城墙。为了让更多人吃得上饭,专家教授们可以不眠不休,倾囊相授,手把手教学。

  这大概就是人性的多面。

  “那现在怎么办?总不能一直这么防备着,每天还有好多其他活儿要干呢。”

  华德龙最不喜欢这样的敌人,他喜欢有事直接正面刚的。这么阴魂不散地盯着,像一条躲在暗处的毒蛇,总想着搞偷袭,实在让人讨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