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2页)

作者:枫树木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苏社听自家老婆子说得话,他就把他的想法说了。他原先想着他的大儿子苏忠在镇上上班是镇长秘书,他想着让儿子在镇上给闺女挑一户好的人家,小伙也不错的给闺女定下。等闺女嫁到镇上,有大儿媳妇在镇上她们也互相有个照顾。

苏锦和她的两个嫂子相处的很好跟亲姐妹似的。

大嫂李英是前几年才和一双儿女搬到镇上和苏忠一起住的。

李英在老宅时,和婆婆妯娌小姑子这一大家子有活一起干,没事了坐在一起做点针线活儿,热热闹闹的唠着嗑都已经习惯了。

一家四口单独在镇上生活,丈夫上班,两个孩子也都送去学堂,这猛不丁的家里就剩她自己了。她觉得自己一天除了做饭洗衣服,打扫屋子就没什么干的了。

这人要是干惯了活儿,冷不丁的干待着,她还有点无所事事的赶脚。再加上连个说话解闷的人都没有。

李英在镇上待不下去了,说什么都要领着两个孩子回屯子去,李英是地地道道的村姑,大字不识一个。

她能嫁给苏忠这样有学识的人,还是苏忠的爷爷和她的爷爷包办的。她不知道孩子在新学堂学习意味着什么,但是苏中知道啊。

他是不能让她把孩子领回去的,虽说父亲也是教书先生,但是父亲教的都是三百千,百家姓,千字文,孔孟之道,书写也都是毛笔字。

新学堂都是钢笔字书上的,知识和以往也是不一样的都是新知识。所以苏忠想了个办法,就是想把他妹妹苏锦接来和李英作伴。苏忠两口子也跟他爹苏社说过这件事的。

正好父子俩想到一块去了。他们的意思是有相当的。家世好的小伙人品也不错的,就把小妹嫁到镇上来,跟李英姑嫂也有个伴。

苏忠回去苏家老宅,就把妹妹接来镇上跟李英作伴来了。就这样苏锦这一年里也有半年住在镇上。

苏锦因为苏忠是给镇长当秘书的,在这个小石城镇作为镇长的秘书也算是个大人物了,职位不大,但关键是给镇长当秘书那得多荣耀啊!

更关键的是在镇长面前还能说得上话。所以苏锦在石城镇各家富户们眼里,那可是趋之若鹜般的存在。

苏锦不但是苏秘书的妹子,再加上苏锦本人也是个美人,各家少爷公子也都有意求娶,媒人上苏家说媒的都能把苏家的门槛踩烂了,硬是没有一家说媒成功的,媒人都是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

因为苏锦不同意,她只说这些人家有几个是真心想娶她这个人的,还不都是看上她大哥苏忠是镇长秘书的头衔了。

苏家人也都明白这个只是苏锦不同意的说辞,那些人家多少是有点那样的小心思。也是希望和苏家成了亲家,苏忠能在镇长跟前多替他们说几句好话,那他们家这一年的税收就能少几成。

镇上几个富户家的少爷对苏锦大多数还是真心诚意的,想娶她这个美得不可方物的女人为妻的。

但是苏锦一个也看不上,说什么也不同意,苏锦当时早已和周长河互相看对眼了,只是谁也没捅破那层窗户纸。

苏社看闺女这是非嫁周长河不可了,人家闺女十五六就嫁人生子了。他们老两口舍不得闺女像别人家女孩那样,早早的嫁人生子,一天有干不完的活。

虽说他家闺女未必就得像那些农户家的闺女一样,嫁过去就有干不完的活。

可人都常说天堂里的媳妇不如下地狱里的姑娘。所以他们就把闺女多留家里两年,想着多留闺女在家两年,想着多留闺女在家两年年岁也不算太大,更有时间挑选好人的家和好的后生。

哪成想两年过去了,和她们想的不一样了,还出了岔头了。

眼看着闺女再不找婆家再拖下去都要二十了。最后苏社还是顺着闺女的心意答应。

不管怎么说现在这年月都是爹娘包办婚姻的,苏家父母也算是开明了,所以就随了女儿的心愿。不再逼着她嫁给镇上的富户了。

从那时候起,苏母就把周长河放在心上了,王氏打这天起就对周长河上了心。

王氏一个妇道人家不可能跟苏社的学生打什么交到,有的时候和这几个学生见了面,学生们都尊称她一声师母,她也笑脸附和着说两句也就过去了。

现在不同以往了,女儿看中的她可得好好的掌掌眼,不能把女儿稀里糊涂的就嫁了,那可是关系着女儿的一辈子终身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