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细碟 (第2页)

作者:滚滚东去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谢绍良衣装整洁,头梳的一丝不苟,他是那种遵守规矩,兢兢业业做事的老派雇员。

他给两位文志高管介绍丁贤时,使用的称呼是:“这位就是文志的新东家,丁生。”

在私底下怎么与丁贤亲近都无妨,但如果有公司员工在场,谢绍良一定会严格遵守上下级关系。

丁贤也欣赏他没有倚老卖老。

他以汇报的口气对丁贤说:“你的两新歌正在港台与商台热播,与公司有业务往来的香江音像店,接到很多顾客的反馈消息,希望购买你的唱片。”

既然市场有需求,那就要立刻行动起来。

丁贤讲道:“我把你们叫过来,就是为了商量这件事,你们是专业人士,专辑应该如何出版,我会听你们的意见。”

谢绍良先问了一句:“你送到港台与商台的唱片是怎么来的?”

丁贤回答:“那是我上周在电台录音棚私下灌录的单曲,只收录两歌,《浪子心声》与《风云》的粤语版,但我同时灌录有国语版本,目前我录制好的歌只有这四,音质很不错。”

谢绍良立即说:“四歌可以先出一张细碟,正好投放市场试试水,如果细碟销量不好,那就加强宣传力度,假如顾客对细碟反响热烈,到时直接灌录大碟,向港澳两区的音像店全面铺货。”

目前这个时代,cd还没有被明,黑胶唱片占据着音乐市场的主导,虽然磁带正在慢慢崛起,却仍旧撼动不了黑胶的统治地位。

谢绍良所说的细碟,就是黑胶细碟。

香江乐坛的黑胶行,不像欧美与东洋市场那样偏爱单曲,惯例是只细碟与大碟。

细碟收录的歌曲只有三五,往往是试水之作,大碟收录的歌曲普遍在十以上,全是经过重金包装后的精选专辑。

丁贤问道:“细碟准备多少张?”

谢绍良伸出三根手指:“第一批先投放市场三千张。”

“需要我做些什么吗?”

“你的四歌已经录好,暂时不需要你进录音棚,但唱片封面与宣传海报需要你配合制作,你最好跟着我们一块去香江。”

“在澳门办公不行吗?”

“也行,我让这两个同事今天去租赁办公室,明天把设计部员工派来澳门给你照相,但将来要提升唱片销量,公司要安排你上电视做节目,你要常驻香江才可以。”

想做一名成功的歌手,绝不是随便写歌、录歌那么简单,必须全方位进行包装。

杂志写真、电台互动、电视表演、现场签售,这一系列活动做下来,那是半点空闲时间都没有。

但丁贤却不希望做这种到处走穴的艺人。

他就交待谢绍良:“你先细碟,看看效果怎么样,至于将来要不要常驻香江,到时再商量。”

谢绍良遵从他的意思,取走他录好的四歌,然后带着两位文志高管离开,前去主持细碟的行事宜。

如今丁贤有了自己公司,澳门电台的工作也就做不成了。

中午过后,他赶去澳门电台,准备找姑姑丁兆芬商量离职,结果丁兆芬因公外出,要等到下午五六点才会回来。

丁贤就去了广播剧栏目组。

刚刚推门进入工作室,他就听见一阵激烈争吵声。

他朝录音室望了一眼,监制马承邦与配乐黄自利正在里边破口对骂,两人声音从敞开的房门传出来。

丁贤赶紧找到一位同事,询问是什么情况。

那同事对他说:“咱们的广播剧部门明年元旦好像要被台里裁撤,马监制心情不好,那黄自利却兴高彩烈,结果被马监制骂了一顿,他们就吵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