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页 (第1页)

  “那是应该的,你越来越好,我跟着你干也安心,”

董福妮跟在林念身后,“对了,我已经辞工了,也找了房子,就在这附近,自行车两分钟就能到。”

  “正好,我以后晚上可能没有太多时间擦鸡蛋,”

林念打开门,“我今天白天卖了一些鸡蛋,屋里头还有好些,待会儿我骑三轮车送过去,要麻烦董大姐擦一擦。”

  “麻烦什么呀,我这不是赚钱么,”

董福妮开心道,“待会儿多带两个竹筐过去,回头我擦好数一数,一个竹筐装1ooo个,你也好算账。”

  “我也这么想的,”

林念拖出两个空竹筐,又指着屋子里的两筐鸡蛋,“把这两筐鸡蛋都带过去吧,我一个礼拜休息一天,那天专门去收鸡蛋,正好给村里的那些人攒鸡蛋的时间,剩下的六天我就专门卖鸡蛋,白天还能上班赚钱,晚上去学习,时间一点都不浪费。”

  “你这哪里只是不浪费时间啊,这都没时间休息了,”

董福妮感慨道,“也就你,换成别人,可得把人累死。”

  “白天也有人这么说,不过我真不累,又没有干体力活。”

林念笑嘻嘻说着,只觉得这会儿可轻松了。

  董福妮见林念这样,知道她是真的高兴,不再说话,跟她一起把放在竹筐里的鸡蛋搬下去,用三轮车运到董福妮现在的住处。

  就这样,林念的鸡蛋生意正式起步。

  第61章存款充沛

  后头林念依然会在休息的时候骑着三轮车去农村收鸡蛋。

  一个村子百来户人家,就算每家养三只鸡,照顾得好,每只鸡一天生一个鸡蛋,一天就有3个鸡蛋。

  林念一周去一次,相当于每户人家一周能攒下21个鸡蛋,1oo户人家,她在一个村子就能收到2ooo多个鸡蛋。

  当然,这其中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有的人家养的多,生的鸡蛋也多,有的人家养的少,还有的人家养的鸡老了,不太会生。

  林林总总的缘故,但终归林念在一个村子收到2ooo多个鸡蛋是不成问题的。

  收鸡蛋的竹筐并不只放1ooo个鸡蛋,她卖鸡蛋的时候按这个数来,是为了算账方便,收鸡蛋不需要算账,只管往上摞,溢出来都成。

  仔细好好放上放,一筐放个2ooo个鸡蛋不成问题。

  董福妮那里,她基本两天去一趟。

  董福妮白天要做生意,只有晚上的时间擦鸡蛋,她是愿意干,可时间总也得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一晚上的时间,擦个七八百还可以,多了就吃力了。

  不过林念仗着有可以保存鸡蛋的仓库,每次去农村,人家拿来换的鸡蛋基本都是有多少换多少,从来也不会拒绝。

  这些天的时间,即便算上每天卖出去的鸡蛋,她也还剩下不少,而其中有许多是没有擦过的。

  这段时间她卖的鸡蛋,除了董福妮晚上擦的鸡蛋之外,很大一部分是她自己在没有上班之前擦好的那批。

  如果之后还要卖鸡蛋,只靠董福妮一个人很难。

  思考之后,林念主动找了于婶。

  “这是好事啊,”

于婶听了林念的想法,立刻答应下来,但很快就摇了头,认真看着林念,“小林,我跟你提个意见,你别怪我。”

  “当然不会,于婶直说吧。”

林念点头,她本来就是想着董福妮一个人忙不过来,于婶总是在家里,叫她帮个忙也好。

  擦一个鸡蛋一分钱,虽然擦5oo个也才5块,一天认认真真干,按照董福妮的度对比,做好一天的工作也就赚十几块钱。

  对林念来说,叫人来干这件事就相当于她得在鸡蛋的利润当中再抽出一分,但她也确实是没有时间,用这一分钱叫人帮忙干,她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做别的事,那也是值得的。

  于婶叹了一声:“小林,说实话,你说这事的时候我也心动,但是我想,有个人比我需要你这份工作。”

  林念听着,突然想到一个人:“于婶是说袁嫂子?”

  她说的人是袁桂花,饭店采购搬运工刘栋的媳妇,先前刘栋受伤,她们有过接触,就连这房子也是袁桂花帮着找的。

  但她们平时也都有自己的事,后面没有经常接触。

  这会儿于婶这么一说,林念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袁桂花。

  “是啊,你也知道她家里的情况,刘栋也是个好的,自己一个人在外头辛辛苦苦干活,平时都不敢生病,有你这份工作,她们家能稍微松快点。”

这也是于婶主动跟林念提起袁桂花的原因。

  林念对袁桂花也有点了解,知道她是可以信任的人,正好擦鸡蛋这个工作确实要找人干,袁桂花家就住在这附近,一般的工作可能不能让她带着儿子去,她这边却没问题。

  “这样吧,于婶,反正我这边擦鸡蛋需要人,袁嫂子虽然总在家,可也不好一直干,太累了不小心摔了鸡蛋,大家心里都不好过,”

林念说着,看着于婶,“于婶就当赚个零花钱,需要的时候一天擦5oo个鸡蛋,再叫上袁嫂子在院子里干,成吗?”

  现在林念骑三轮车出去卖鸡蛋,基本上一天平均能卖2ooo个左右,董福妮那边擦5oo个,于婶5oo个,袁桂花有空,可以擦1ooo个,也就差不多了。

  这样袁桂花一天差不多能赚1o块钱,但这工作不是一直都有,只有当林念这边需要人的时候才过来干。

  但她相信即使是这样,这个条件于婶跟袁桂花都会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