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页 (第2页)

作者:苏眠说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寒儿战战兢兢地看着眼前面容冷峻的帝王。

  他拿着那一枚山玄玉,已经端详了很久。眸光深而亮,冷而定,令寒儿每每感到害怕。

  半晌,他一手拈着那丝绦将这枚玉悬了起来看,透过晶莹的泛青的玉质,看到夏日将衰的阳光。他淡淡地道:“民间有个什么说法,‘结缨’,嗯?”

  寒儿呆了呆,忙道:“回陛下,是有这么一说,道是女子将结缨之玉系在腰上,表明自己已属了人家。”

  顾渊剑眉一挑,“她藏着这东西多久了?”

  寒儿有些为难,“奴婢只知道皇后进宫时就带着它了。”

  顾渊忽然笑了。

  笑容是冷的,像盛夏里凌室的冰,刺得人浑身一激灵。他将那玉往空中一抛,又稳稳接住,笑睨她:“你家皇后给朕写了一个字,你倒来猜猜,是什么意思?”

  寒儿嗫嚅:“奴婢……奴婢不识字。”

  顾渊却不管她,“上‘日’下‘文’,是个‘旻’字。你家皇后真是好读书啊,这是拿《小旻》在劝谏朕呢!”

  “《小旻》?”

寒儿好奇地问。

  顾渊顿了顿,笑容一时深了,“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亏得朕思索了半天,归根结底还是这么一句话。皇后还是在劝朕……忍耐啊。”

  “我看皇后却错了。”

一个高大的身影毫不避忌地迈了进来,“陛下什么都不会,偏偏最是能忍,压根用不着劝。”

  顾渊双眸微眯,“谁许你进来的?”

  仲隐将一方奏牍抛在他案上,“看过再说。”

  顾渊拿起来扫了一眼,脸色震变:“冯吉死了?!”

  仲隐点了点头,“这是朱廷尉冒了大风险送来的封事,好歹没让广元侯压下去。”

  “可那供词也是冯吉的。”

顾渊原以为是冯吉见风使舵……“死无对证的事,朕能如何翻盘?”

  仲隐笑了,“谁说一定要翻盘了?以彼之道还彼之身,也是可以的。”

  顾渊目光一亮,“那个老宫人……”

  仲隐低声道:“这段时日,可要委屈一下皇后了。”

  ******

  从夏到秋,皇帝始终没有来。

  椒房殿与宣室殿相距很近,然而从姹紫嫣红到百草凋零,薄暖竟然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的日子。

  只有伤势渐愈的孙小言还总会从皇帝处跑来与她说说话。她要问太皇太后的事情怎样了、孙小言又是为何被放了出来,孙小言绝口不提,却从承明、宣室二殿不断送来朝臣的奏疏,每隔五日,从不间断。

  广忠侯治河有功,还朝考绩,进封三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