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页 (第1页)

  江氏还陷在震惊中,并没有回话。程夫人看了看敏心微红的面颊,心下便知,这桩婚事多半是十拿九稳了。她不由得淡淡笑了。

  外头人流涌动,那白衣翩翩的俊俏公子在上完香后便拜别了师母和母亲,独自离开了佛殿。

  程夫人望见了,便轻推了江氏一把,示意她该是她们出去见6母的时候了。

  敏心这日穿着鹅黄对襟上袄,轻绯色百迭裙,再配上点缀在间耳畔的碧玉头面,正合她年纪的娇柔和端雅,谁人也挑不出错来。

  再说6太太看到敏心和江氏时,也是怔忪了片刻,随即她便浮起了笑,对着秦夫人还有程夫人笑道:“看来这是天注定的缘分。”

  这日从大慈恩寺回去后,两家便说定了。男方的媒人是秦夫人,女方的媒人是程夫人,再由6家出面聘请了一个官媒,挑了个吉日良时,去往永泰侯府正式提亲了。

  因敏心和江氏都无异议,第二日6家便派了下仆送来了两只大雁,这就是“六礼”

中的纳彩,也是六礼中的第一礼。

  两只大雁绑着红绸送到徐府时,程夫人和江氏还特意命奴婢请了敏心来看。

  程夫人慢悠悠说道:“这大雁瞧着精神头极好,活蹦乱跳的,听说是姑爷亲自去城外猎回来的。没想到七姑爷瞧着一个文弱公子,这射御上的功夫竟也不差。”

  媛心在堂下就打敏心:“看来我们未来的七妹夫对七妹妹很是上心呀。不辞辛苦亲自猎雁……”

  她话还没说完,敏心就低声啐了她一口,然后红着脸跑走了。

  堂上众人见状,俱都笑开了花。

  纳彩之后,就是问名。江氏亲手在红纸上写下敏心的大名和出生时的生辰八字,折好放在匣子里,再交由媒人转递给6家。

  那厢6畅取出红纸,轻轻抚平了折痕,凝望着纸上墨字书就的名字,在心里默念道:“原来,你叫徵宛。”

  记忆里那枚小巧闪耀着光彩的金臂钏,也重现在他的脑海里。他还记得,那金臂钏上錾刻的小字:……赠女宛。

  他微微笑了起来,笑容里,一半是欣悦,另一半,是青年人灼热的情思。

  第93章龙凤烛·

  因为两家都彼此满意,后续的纳吉、纳征的流程走得飞快,到了夏末时候,永泰侯府七小姐和绍兴6家长子的婚期,经商议之后就定在了来年的初春。

  从定下婚期到完婚前的每一个节日和时令,6家总是会准时派人送来符合时令佳节的点心或是小玩意儿。七夕是编织得格外精巧的喜蛛;中元则送来了浙江风俗里的“饺饼”

;中秋时有月饼和6畅亲手做的一盏兔儿灯;重阳那日十二盆怒放的金菊灼灼映亮了照妆堂的屋檐;腊八节,6府熬好的腊八粥令徐府上下赞不绝口;而翻过了除夕,便是建业三十三年的春天了。

  对于6家的礼仪,江氏实在是挑不出来错,连一向挑剔的二夫人见了,也无话可说。

  原本江氏还想再留一留敏心,可她一说婚小夫妻的房家具还没打好,6家就立马写了信回老家命老仆换了黄金上京来,买下了柳树胡同里的一座二进宅子,里外都重粉过一遍;江氏再提给女儿的饰还没打好,6家就派人送来全套的赤金头面;江氏又试探着说了句女儿绣工拙劣,给夫家做见面礼的绣活还没做完,这回却是6畅亲自上门了。

  他诚恳地向江氏表示,6家虽不比永泰侯府清贵,但若是敏心嫁到6家,无需做女红来补贴家用,而婆母更不会借此刁难她,还请岳母不要在督促敏心做她不喜欢的事情了。

  准女婿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江氏无话可说。

  她私下对关氏叹道:“我也是没想到,6家求娶之心竟这般恳切。宅子且不说,敏儿的头面、衣裳他家都请人做好了送上门。我是嫁女儿,岂能全部让亲家出钱!”

话虽如此,但她的语气显然十分满意。

  关氏便笑道:“这是外甥女儿的福气呀!”

  江氏深以为然。

  于是就按照燕京的风俗,由女方派人上门量了宅,从里到外打了簇的家具,再从永泰侯府下人里给敏心挑了四房陪房。

  敏心到江氏房里挑人的时候,看到了几张熟悉的面孔。

  她回想起前世身边陪嫁丫鬟的结局,心下泛起几分怅然。

  她沉吟了半晌,最终点了其中两个丫鬟出来,一手指了左边那个丫鬟道:“你便叫晓夏罢。”

然后指了右边那个,“你就叫拂冬。”

  至于春菲,她已和表哥定了亲,只等年纪到了便要来求主家婚配。再跟着她嫁去6家,倒是耽搁了青春。

  如今想来,前世应是程夫人担忧她孤身去到夫家恐会害怕,才点了春菲这样一个年长的丫鬟陪在她身边。

  那两个被挑出来的丫鬟晓夏、拂冬喜不自胜,当即对敏心表了忠心。

  江氏看着微微点头。

  等人退下了,她笑着问敏心:“敏儿,怎地不再挑一个人?刚好和你房里的秋雁凑成一个‘春夏秋冬’。”

  敏心淡淡笑了:“我屋里还有绿莺呢,人手也够了。”

  不过是这点小事,见敏心婉拒了,江氏也就不再多问,而是兴致勃勃地和敏心说起她的嫁衣来:“……你舅舅亲自下湖州盯着织工织出来的最鲜亮的料子,又送给灵绣的几位绣娘耗了足足一个月才制成的,再光艳不过,我们一起去瞧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