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页 (第1页)

  6畅皱了皱眉,只是他才应酬过一轮,嗓子有了咳意,不好出声叫寄云回来。便倚着门柱疲惫地闭上了双眼,打算就这样等着他的书童回来。

  不过几瞬时间,6畅才闭上眼睛,就被叫醒了。

  他睁眼,看到面前是他曾见过数次的秦府管事,此时正笑眯眯地望着他:“恭喜!

榜眼郎,我家老爷有请——”

他做了一个手势,6畅随着他的动作看过去,秦实甫正撩起了帘子,微笑看向他。

  6畅又惊又喜,他疾步上前,凑到秦实甫跟前道:“老师!

您怎么来了?”

  秦实甫和蔼地看着他笑:“正想着这琼林宴该是时候结束了,便来接你,为你祝贺。正好你师母也想见见你。”

  6畅躬身长揖:“谨遵师命。”

  临上马车时,他还特意嘱咐了一番秦府的下人:“我的书童去雇鸿鑫车行的轿子了,若是您等看到他回来,还请转告他一声我的去向。”

  秦府下人道:“6公子放心,小人省得。”

  到了秦府后,秦实甫便先引着6畅去见了秦夫人。

  秦夫人年近五十,若论年龄实打实的是6畅的祖母辈,只是因着他和秦实甫的师徒关系,才要行礼后唤一声“师母”

  秦夫人乐呵呵地笑着应了,亲切地一迭声地叫6畅起来。

  6畅才起身,突然听到秦夫人身后的屏风处传来一阵声响,6畅循声望去,只看到一角飞快飘过的衣裾。

  他不由得暗暗皱眉。

  秦夫人拉着他说了几句家常话,便放他去见秦实甫了。

  因6畅才参加完琼林宴会,秦府便也没有备上正宴,只是简单奉了几碟茶点和一壶酽茶,倒是正合6畅饮酒后的胃口。

  师徒两个便一边用点心一边闲聊着,从殿试策论之问说到朝政,再由朝政说到齐家治国,最后,秦实甫望着6畅年轻英俊的脸庞,试探着问了一句:“达川,如今你是圣上钦点的榜眼,这‘建功立业’也算是正式踏上了官途,不知你可有打算,何时成家啊?”

  6畅惊愕地抬头。

  秦实甫捋着胡子,对他满意地笑道:“若是你家中尚未给你定亲,你心中可有什么计较?”

  6畅的酒瞬间就醒了。他斟酌了片刻,才一字一句慎重地问道:“不知老师此话是何意?”

  秦实甫哈哈笑道,爽朗道:“还不是你师母,听闻你年纪轻轻便考取了进士,暂时还未婚配,想着家中孙女云英未嫁,与你正好相配,便叫老夫我来问问你的意思。”

  见6畅低头迟迟不语,他笑了笑,又道:“说起来,我那孙女却是已经瞧过你了,她对你并无不满。”

  6畅的手攥紧了又松开。

  若是依着秦实甫的意思,娶了秦家小姐,他与秦家的关系就更加紧密了,师生之外又增加了一层翁婿的关系,将来不说是步步高升,秦家若有出仕者,必定会提携他,那么他余生为官之旅,不说是坦途,也定会宽松许多。

  只是……

  6畅不禁回想起,那夜皎白月色下,他从未有过的心神合鸣的吹奏情绪,以及她芥芳沤郁,娇音萦萦的低声絮语。那个姑娘,曾入过他梦中的女子,肌若凝脂,气若幽兰,腮晕潮红,羞娥凝绿,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无一不合他的心意,更何况他们还如此有缘。昔日他因身份之差,无法也不敢上门求娶,今朝他是皇榜上御钦点的一甲第二名榜眼,也算是能配得上她了吧?

  6畅终于下定了决心。

  他“腾”

地起身,一撩衣摆,跪在了秦实甫面前。

  在秦实甫惊讶的目光中,6畅恭谨行了大礼,以头触地,朗声道:“还请老师见谅,弟子实则已有意中人,不敢误了秦小姐的终生。”

  秦实甫定定凝视他半晌,忽得嘴角一翘,笑了起来。

  第9o章转情思·

  秦实甫悠悠道:“达川不必如此紧张。为师只是问问你而已——”

他的眼神淡淡地落到了跪在脚下的6畅身上,含笑道,“既然你已有意中人,那么为师方才的话,你也不必放在心上。还不快快起来。”

说着,他便弯下腰,亲自去扶6畅。

  6畅顺着他扶起的力道,从善如流地站了起来。

  秦实甫叹道:“若是叫你师娘知晓,定会笑我痴愚,竟放过了弟子中的八斗之才。”

他打量着6畅,丝毫不掩饰眼中的欣赏之情,“倒是可惜我家好女郎失了一个品貌非凡的丈夫……”

  6畅定了定神。秦实甫这近乎叹息般的话落到他耳中,没有激起半点涟漪。

  他并非愚钝之人,父亲去后,家业若是只依仗母亲许氏一人操持,恐怕他们母子俩早就被那饿狼吃得不留骨头了。从开蒙进学,到他十二岁只身下乡收租理事起,他就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世人往来纷争,没有不想从他人身上求得什么的。如真有一心待人纯无杂念的,恐怕也只有母亲对待她辛苦挣命生下的婴儿罢了。

  而他的这位老师,秦实甫秦大人,当朝内辅臣、文坛领袖之一,权柄煊赫,为何独独看中他这个科举子,还主动提出要收他为徒呢?

  若论他6畅和秦老之间的缘分,最为值得称赞的也只有他父亲6彧和秦老之间同为座师和弟子的关系了。这点联系,可有,可无,但是放在有心人眼里,那自然是值得说道的。

  6畅起初听闻秦实甫主动提出的请求时,也惊愕了一番。他在心里计较了一阵,他父6彧已逝,若是他要踏入官场一展抱负,除了他熟悉的那几个同年外,朝堂之上根本无人做他的领路人。但若是应允了秦老,拜他为师,他自然就能继承这位老师多年积攒下的文脉和资源,还有同门师兄弟扶持,不知要比旁人轻松上多少。而他6畅,虽说也会被打上秦派一脉的烙印,但6畅斟酌损益后,还是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