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页 (第1页)

  舒道然只好作罢。

  只是6畅在门口等到来赴宴的举子们都6续走光了,却还是没有看到6的马车。

  6畅来回走了几趟,被风一吹,才想起来今日他出门时不曾和人说过要几时来接他。

  6畅摇了摇头,暗自嘲讽了自己几句,便想着先走出这条街,到了朱雀大道上临时赁顶轿子回府。

  想到便做,他往前走了百十来步,忽听得身后有车马辚辚声传来,6畅抬头看,是辆黑漆齐头马车,帷帐上的飘带都是刺着团银螭的青底绣带。

  6畅顿步。这是永泰侯府的马车。

  那车中人探出一只素洁如玉的手掀起了帘子,徐徽宁探出头来,面如冠玉,温雅道:“达川兄,可要载你一程?”

  第84章清音杳·

  照妆堂。

  敏心陪坐在前堂上,按捺着性子听母亲和今日这位来客寒暄。她虽面上带着端庄得体的微笑,但实际上已稍有些不耐烦了。

  昨日她拿到白露送来的抄送皇榜,见6畅榜上有名,名次还在前列,心里很是欢喜。只是一整夜都辗转反侧没有睡踏实,一闭上眼,看到的不是她与6畅成亲时的热闹场景,就是那个江匪偷摸上船的凄冷夜晚,一悲一喜反复交织重现,外头天才蒙蒙亮,便已满头冷汗地坐了起来。

  这一晚不曾睡好,江氏看她眼底青,担心她身体,便叫她用过早饭后再去歇息一会。敏心睡了个回笼觉,才觉得人要舒服不少。

  兰芝来报,夏嬷嬷回府了,时隔快一个月夏嬷嬷总算又在永泰侯府现了身。

  敏心向江氏和舅母关氏请过安,正要叫了丫鬟带了她前些日子做好的功课去翠梅堂,现在堂上坐着的这位武定侯夫人杨氏,正踩着点姗姗到访。

  既有客来,敏心又正好在场打了个照面,敏心便不好无礼地退下,只好留下来陪着客人闲说几句。

  敏心原本打算陪坐上一小会儿便起身告辞的,反正江氏这个女主人在场,还有关氏作陪,怎么也轮不到她来应酬。

  没想到武定侯夫人很是热情,每说上五句话,就有两三句搭上敏心,叫她不得不留下来答话。

  好在这会儿,武定侯夫人好似已经放过敏心了,有了半炷香功夫没再问到她,敏心面上挂着恭敬柔顺的笑容,实际已经神游到天边,正盘算着到底什么时候开口退下时,就听到武定侯夫人终于开口点到了正题。

  武定侯夫人和江氏聊得火热,带着矜持的微笑,偏头看一眼端坐在她对面的敏心,启唇含蓄地说道:“……我有个娘家表侄儿,姓黎,年方十八岁便已有了秀才功名,我瞧着倒是与敏儿很是相配……”

  江氏怔了一怔。

  敏心顿时心里警铃大作!

  这武定侯夫人打量她的神情,便如她前世曾见过的乡下妇人打量案板上的猪肉,想着挑那斤两重的、肥肉多的回去烹饪一样。其中有试探、有掂量,还有终于挑到最合心意一刀肉时的满意。总之,在这位杨夫人眼里,敏心是上好的猪肉,是漂亮的珠宝,是可以穿出去见人的衣,是个稀奇物件,唯独不是个人。

  关氏望一眼敏心,再看看杨氏脸上的笑容,心里便有了几分计较。

  她委婉地问了几句武定侯夫人这名黎姓侄儿的家世、人品,就见杨夫人不耐烦地回答后,用那种燕京累世公卿人家特有的,带着优越感的眼神上下不断瞟巡着她,而后转头向着江氏,轻佻道:“四夫人,您这亲戚也忒不识好歹了……”

  江氏气了个半死,当场就站了起来口吻生硬地把武定侯夫人请走了。

  杨氏却浑然不觉有什么不对之处,临到门口时,还回头对江氏笑道:“不知道下次走动的时候,咱们可不可以换个称呼了。”

她又看了看敏心,露出了一个自以为善意的微笑。

  见人走了,江氏陡然沉下脸色,愤愤道:“这是把咱们家当成什么了?以为我们是那种见着个爷儿们就要扑上去,也不管那是香的还是臭的,一股脑儿的就往前面扑的人家吗?”

  敏心眼神幽暗,淡淡道:“只看这位武定侯夫人的做派,便知道她侄儿是什么货色。”

  关氏却有些犹豫:“可是方才听那杨夫人说,小小年纪便有了秀才功名,家世也算不错……”

  敏心叹一口气,苦笑劝道:“舅母,秀才功名算得了什么,您怎么不看我九哥只比那姓黎的小一岁,就已考取了举人,还是头名解元郎呢。况且她还对您不敬,您心里就一点芥蒂也没有吗?”

  关氏微赧,仍是犹豫,嗫嚅着说:“敏儿及笄了,这都几个月了才有一家上门说亲的,那不得好好琢磨琢磨?”

  江氏也觉得那武定侯夫人说提之人不妥,可关氏觉得,不该上门都不去打探就先拒绝了,若那黎公子当真是个好的,这岂不是断了敏心的姻缘吗?

  敏心冷了神色,心下喟叹,这关氏舅母,着实有些糊涂,也难怪巧龄表姊被她养得坏了脾性。

  她知人一旦下了定论,轻易无法改变,既然关氏已认定了,那不如按她所说的去查探一番。

  于是敏心道:“既然那武定侯夫人说她表侄随父在江西路就任,左右我们即将回豫章府给外祖母扫墓,到时候不如请大舅父代为探访。”

  江氏觉得她说得有理,关氏也就不再纠缠了。

  敏心便向两位长辈告辞,移步去了翠梅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