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页 (第1页)

  卢氏自己也是从姑娘时过来的,晓得女子一旦出嫁,便横生了许多的规矩,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行错半步,便有无数的流言化作箭射来。她嫁给徐徽宏也快十年了,也算是看着这几个小姑长大的,在她默许的纵容下,容心只要不出庄子,还在永泰侯府的势力之内,随她玩闹。

  怎么说,容心果然不负众望,一行人到了庄子不过五六天,程夫人前脚刚走,她后脚就撺掇世子夫人办一场夜宴。

  因为,“七月初七女儿节要到了。”

  卢氏宽容地笑笑,吩咐下人听从六小姐的指挥,搬来长案、香炉、贡品摆在月下,自己则坐在一旁闲摇团扇,含笑望着这群小儿女折腾着拜月仪式。

  敏心亦被容心强拉着参加了。

  她本想在房里趁着夜间凉快,读完一卷《本草》,再按照夏嬷嬷的指点看看《千金翼方》的。

  只不过没过多久她就庆幸,还好自己跟着容心一道出来了。

  她依稀看到了一溪之隔外的小山丘上,有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

  第79章兰月夜·

  七月初七旧称兰月,自古便有乞巧之俗,譬如兰夜斗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等等。

  有了容心张罗,还有卢少夫人的默许,庄子上大大小小的仆妇从前一天起就被容心指挥地团团转。一会儿要去捉蜘蛛,一会儿要去打井水,一会儿又要一众丫鬟取来通草、巧果、五彩丝线,在小楼上结做各色花卉。

  若是陈嬷嬷在此,定会说上一句“这哪有姑娘家的样子!”

  幸而她和程夫人都不在。

  卢少夫人遣了婆子入城回禀婆母,那厢九少爷也不大好,程夫人一边照顾他一边还要忙着中馈,无暇分神,听闻下人说六小姐精神头极好,又在折腾着七夕拜月事宜,当下略皱了皱眉,想着女儿即将出嫁,似这般松快的日子也不多了,便也就挥了挥手,随她去了。

  待管事婆子带了程夫人的话回去,容心更是喜上眉头。

  敏心一瞧她表情,便觉有些不妙。容心笑眯眯,只是神秘兮兮地凑上来小声道:“我有个好主意。”

  莹心冷眼瞧着,又翻过一页书去,装作不在意的样子说:“别又是神秘爬树摘果子的‘好’法子。”

  眼看着容心柳眉一竖,将要怒,媛心赶紧上前打圆场:“不知道六妹妹有什么特别的安排?”

  饶是如此,容心仍然鼓了腮帮子,皱着鼻头,满脸不高兴的样子。她左右看看,忽然一把拉过敏心:“七妹,咱们出去说。”

  敏心被她拉了个踉跄,连放在膝头的医书都被抖落到地上。

  容心走得急,敏心只好仓促回头呼唤:“四姐、五姐,我们去去就回来。我的书——”

  竹帘打在门板上,出清脆的响声。

  莹心冷哼一声,扭过头去,恨恨道:“不过是瞧着咱们是庶出,不配和她们嫡出的说话罢了!”

  媛心叹气,扯扯她的袖子,小声说:“六妹性子急,你又不是不知道,她不是那个意思。”

  莹心还待要回话,门口突然蹿进来一个小丫鬟,在两人的注视下飞快地把容心落在椅靠上的敞氅抱在了怀里,然后一脸讪讪地跑走了。

  一片静默。

  莹心愣了一会儿,起身把方才敏心掉在地上的那本书拾起来,轻拍了两下抖落了灰尘,阖上放在了一旁的高几上。

  媛心也站了起来,立在她身后:“左右我们晚上便能知道六妹心里想的是什么主意。”

她颇为无奈,“你也别气了。出身是不能变,可伯母姊妹都不曾薄待过我们,她……”

  莹心咬了咬唇,低低应了一声。

  媛心一怔,随即高兴地说:“那我们去看看鸳鸯水晒得怎么样了吧!”

  两人相携着下了小楼,到了院子里。

  守在井边的庄户婆子看到她们来了,谄媚笑着凑了上来:“四小姐,五小姐!

您二位也来看晒水啊!”

  也。媛心捕捉到了这个字眼,她赶忙侧去看一旁的莹心,果然,她冷着一张俏脸,紧紧抿着唇。

  媛心只好开口岔开话题:“这水如何?”

  庄户婆子拍着胸口自信满满地说道:“这井水啊是昨天晚上就打好的,溪水是我家那口子天没亮就去溪里挑来的,混好后足足晒了一整日,水膜晒得厚哩!

小姐您保管放心,您的针投下去,一定能‘得巧’!”

  时人有习,七月七要“乞巧”

,其中一桩便是投针取巧。在七夕夜把备好的绣花针投入晒了一天的水盆里,观看水底针影,若是只有直的一条影子,便是“失巧”

,若是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或者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便谓乞得巧。得巧者,来年不仅眼明手巧,能做得一手好女红,还能嫁得如意郎君。

  她们出身钟鸣鼎食之家,本就不需靠一双手做针线来补贴家用,学绣做衣,更多的是为了表孝心。而婚事除了最年幼的敏心,其余诸人更是长辈早早定好的。今日吩咐下人去准备这些东西,不过是容心临时起兴罢了。

  因此媛心只是动动眉毛,并不把这庄户婆子的话放在心上,笑着敷衍了一句:“那就借你吉言了。”

  那婆子并不曾听出,喜气洋洋地应下了,还以为自己入了主家的眼呢。

  那厢容心拉着敏心偷偷溜了出来,没跑多远,只是绕到了她们所居的庄子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