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页 (第1页)

  想到许氏,不由得想起6家,想起那个曾与敏心关系匪浅的那个人。

  敏心眨了眨眼,放了那玉玦,又拿起一枚青玉圆佩,在手里缓缓地摩挲了起来。

  6畅……

  烈阳高照下,初夏第一批破土而出的知了拖长了声音在繁盛的树上拼着命般扯了嗓子一声高过一声地叫了起来。

  虽吵得人脑瓜子疼,但也算是为这季节,带来了几分夏的气息。

  敏心热得要穿不住薄衫儿,四个丫头持着几把大蒲扇来回地扇风,但却依旧汗流浃背。

  这个时节还没有到酷暑,也不是用冰的时候。江氏见女儿热得在一个地方都待不住,非得来回慢慢地走才能微微了汗,便说不如买瓜来解暑。

  江氏正要掏一把钱给丫头小子们,吩咐她们去外面买几藤香瓜,买回来用竹篮吊着在井水里湃上一阵好吃了解渴时,外头忽然有小丫鬟兴冲冲地来报:“四夫人!

江家大舅爷到了!”

  江氏腾地站起身来,喜难自胜地反复问了好几遍:“真的?你没看错吗?真是我大哥到了?”

  前来报信的小丫鬟气喘吁吁,听江氏如此问,赶忙举起手赌咒誓道:“是真的!

奴婢哪敢报假信儿呀!”

  敏心正待要说些什么,忽见照妆堂的垂花门处蹬蹬蹬跑进一个人影,直冲冲地就扑进了她的怀里。

  敏心惊喜叫道:“铎哥儿!”

  第69章及笄宴(上)·

  “母亲!”

  和敏心亲热完,徐徽铎又扑向了江氏的怀抱。

  徐徽铎十一岁,个子还没抽条起来,长得虎头虎脑,穿一身鹅黄色的学子服,十分讨喜。

  打抱他回来后,便是江氏和敏心两个人亲自带他,不曾假手于人。后面铺子里的事越来越多,江氏也愈忙碌时,是敏心接过手照顾这个孩子,吃穿用度无不精心。

  两年前,江华秋因故拜访永平侯府时,见这个外甥生得喜人,脑瓜子又灵光,而江氏苦于铎哥儿年纪小,跟不上府里兄姊的读书进度,便起了念头带铎哥随他离京去江南的书院读书。江氏原是不肯的,敏心也舍不得,这么小的一个娃娃,才被她们抱回来养了没几年,就要离家去读书。可是铎哥儿自己愿意,加上江华秋劝说,终是依依不舍地送了这舅甥俩离京去了。

  望着徐徽铎只是长大了一号的个头和他熟悉的笑容,敏心不觉也翘起了嘴角。

  江氏微微弯腰抱了抱徐徽铎,抚摸着他的额,笑盈盈道:“铎哥儿,怎么就你一个人,你舅舅呢?”

  徐徽铎赧颜束手道:“是孩儿想念母亲和姐姐,就先跑回来了……”

  江氏嗔道:“你这孩子,没礼数!”

话是这么说,见这孩子这般依恋她和长女,江氏心里只有高兴的份。而她也清楚大哥一家不会因此生了芥蒂,故而也只是口上责怪两句,并不曾放在心上。

  这个时候,派去招呼徐徽铎的小厮才气喘吁吁地扶着墙进了院子。

  敏心立在台阶上,瞧那小厮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不禁失笑,对江氏和幼弟说:“看来铎哥儿出去这两年,除了读书,连跑步也比书琴强上不少。”

  书琴便是才进门的这个小厮。

  徐徽铎眨了眨眼,扑闪着他的一双大眼睛,有些不好意思地向敏心望来,声音还是和他小时候一样,清脆婉转:“七姐姐,我有好好吃饭的,每天早上还会和先生一起跑步。书琴没有和我一起跑,他就跑不过我了。”

  敏心含笑点头,伸手招呼他到自己身边来,头碰头说着悄悄话。

  江氏听这姐弟俩时隔两年未见,已经一点儿也不生疏地说起小话,笑着摇了摇头,叫过方才来报信的丫鬟仔细地问起了前面的情形。

  敏心换过正式的见客衣裳,牵着铎哥儿的手,跟着江氏身后,一家人一起去迎接大舅父江华秋,还有只在书信里打过照面的舅母关氏以及二表姐江巧龄。

  江华秋一家人此番举家上京,一是为贺敏心十五岁生辰,参加她的及笄宴;二是为把铎哥儿带回燕京;三是和小妹团聚,待外甥女生辰后顺道接小妹一家一齐回乡为生母祭奠二十周年忌辰。

  故带的人多,东西也多,车马长队堵在二门口,吵吵嚷嚷好半晌才算拎清。

  敏心一手挽着江氏的臂膀,一手拉着铎哥儿,步伐姗姗走出没多远,就见远远的有一群丫鬟婆子簇拥着几个人影往照妆堂方向来了。

  江氏的步子不自觉加快。

  走得近了,就看见正前方一个穿着酱紫色袍子的高大男子面色焦急地向这边看来,他右手边是一个容长脸儿,皮肤白净的妇人,左手边则是一个娉娉婷婷,身姿袅娜的小姑娘。

  敏心一望便知,这就是她的大舅父江华秋一家了。

  那高大男子看到江氏,三步并作两步疾走了起来,不一会儿就到了她们跟前。

  “小妹!”

他似是极为激动,一双眼睛紧紧看着江氏。

  “大哥!”

江氏热泪盈眶。

  敏心在一边静静地看着母亲和她的家人久别重逢,喜极而泣。

  只是……敏心抬头看着比她和母亲要高出两个头的大舅江华秋,却忽然现有点不对劲。

  许是敏心的目光太过惹眼,江华秋敏锐地现了。

  他微微低头,亲切地望着妹妹唯一的骨血,朗声笑道:“可是舅舅身上有什么脏东西,竟叫外甥女儿看了这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