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页 (第1页)

  当然,那会儿6暄也没想过要上门提亲,魏王府当时的境遇,注定了他无法像寻常人家一样,大大方方地去争取那个姑娘。

  可赵琳琅是害怕的。

  他知道自己的出身和家境,跟京城那些贵族公子没有丝毫的可比性,若是6暄这样的权贵子弟耐不住出面,兴许苏世诚会因顶不住对方身为地位带来的压力,而同意了这门亲事。

  赵琳琅不能等。

  他当时年少,不懂情为何物,只知道自己不能够眼睁睁看着那个清雅脱俗的姑娘嫁给别人,所以才会有后来生的一切。

  赵琳琅从来都知,苏婵嫁他是迫于无奈,加上,她本也是个不为俗世所绊的人,心中没什么情爱,与他父亲一样是个性情寡淡之人,待他好也仅仅是因为感念着那一份所谓的“恩情”

  因而当苏婵知晓舞弊案与他有关之后,那唯一牵绊她留在赵家的情感便随之崩塌,她毅然决然地要走,留也留不住。

  赵琳琅害怕极了,害怕自己会失去她。

  因而当现,苏婵离家出走的那段时日竟然是与6暄的人在一起,那一份恐惧将他吞噬,半点残骸都不剩的。

  可在此之前,赵琳琅问过6暄的,他问他是否喜欢苏婵,6暄却不认。

  后来朝堂上苏婵护他于水火,京中也不免有些流言蜚语,赵琳琅又去问6暄,他还是避而不答。

  直到很多年后,苏婵走了。

  她葬身火海的那一日也是肖皇后的忌日,6暄正在皇陵,没能赶回,后来他不眠不休地奔波回京,操办了丧仪,亲自为苏婵选了一处风水宝地将她安葬。

  安顿好那一切后,6暄才来到狱中。

  苏婵走的时候是初秋,而彼时已经是寒冬,6暄穿了一身玄色的衣袍,逆光站在牢房门口,全程都不曾看过赵琳琅一眼的,淡声判了他的死刑。

  然后6暄才终于给了答案,他头一回大大方方承认:“我爱她。”

  迟来的深情比草贱,加上多年来6暄与苏婵一直是师徒的关系,他承认这三个字,只会让人觉得无比的恶心。

  至少赵琳琅这么觉得,哪怕他一直都知道,可当6暄真的亲口承认了,他只觉得浑身的血液都在逆流,恶心得不轻。

  “赵琳琅,你猜的不假,我爱她许多年,比任何一个爱她的人,都要久。”

  “你问我先前为什么不认,为什么不娶,为什么明明爱她还要认她为师,赵琳琅,”

他背对着牢房门,负手而立,没有任何的歇斯底里,平静得仿若那个人还在,他一字一句:“因为我与你不同。”

  再到如今,赵琳琅盯着眼前的少年郎,仿佛又回到了那日。

  他并不能明白6暄所说的“与你不同”

,可他却清清楚楚地知道,如今的6暄,定然是爱着苏婵的。

  上一世苏婵嫁进赵家之后,根本不可能与6暄再有任何交集,可苏婵离家出走的时候,明明6暄自己也身陷囹圄,却还是义无反顾、不计代价地施以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