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安守本分二更 (第1页)

作者:伊人归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上元节过去之后,朝中复印开朝。

  一开朝就热闹得不得了,大皇子和二皇子盯着任丞相这个位置,恨不得晚上宿在宫里不回府。

  他们争相举荐自己的党羽接任丞相,这个时候谁的话能让陛下听进去,谁就能在争夺太子之位上抢占先机。

  为此,朝中不少大臣上书宁帝,有的是举荐堪当大任的臣子,有的则是附和大皇子或二皇子的说法。

  甚至立太子这样的旧说,又被部分臣子翻了出来。

  宁帝被吵吵闹闹了许久,心中厌烦,只好从御书房躲到了后宫里头。

  “陛下近来心烦得很,臣妾亲手做了莲子乳鸽汤,是清火气的,陛下用一盏罢?”

  清华宫中,贤妃亲手捧来一只紫砂圆钵,清的莲子香气四溢。

  宁帝深吸一口气,笑道:“朕一嗅便知是爱妃的手艺,后宫嫔妃虽多,像爱妃这般二十年如一日亲自为朕下厨的,却不多了。”

  他目光温柔地落在贤妃身上,贤妃育有大皇子,今年已是四十上许的人了,两人之间的感情却仍然深厚。

  这份感情并非年轻男女的情欲,而是一种默契如朋友,又似亲人的感情。

  贤妃微微颔,面上飞红,“些微小事,臣妾没有别的本事,只能用些小心思来伺候陛下。陛下若能宽心一二,臣妾就知足了。”

  宁帝接过她手中的圆钵,触到她冰凉的指尖,格外心疼地握住。

  贤妃笑着抽回手,“不碍事,是臣妾淘洗莲子的时候,不小心沾了冷水。”

  宁帝叹了一口气,慢慢放下汤。

  “宫中无后,你替朕掌管后宫,要善自保养才是。有些事是奴才的本分,你就交给奴才去做,朕不喜欢不守本分的人。”

  他的口气忽然严肃,贤妃忙道:“是,臣妾受教了。”

  她隐约觉得,宁帝话中有话,似乎在气恼谁不守本分。

  沉默片刻,她缓缓移到宁帝身后,替他按摩肩颈,那是他一贯容易酸疼的地方。

  宁帝忽然意识到自己口气重了,“吓着你了吧?朕不是在生你的气,朕是气殷兖。他是辅佐朕几十年的老臣了,在朕心中第一位是顾侯,第二位便是他。谁知他竟如此不知分寸,为了争权夺利刺杀顾侯世子,还给朕留下了一堆麻烦!”

  贤妃缓声道:“陛下说的是继任丞相人选之事吧?国不可一日无相,既然殷丞相辞官,这个人选还需快点找到才是。”

  宁帝道:“朕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殷兖给朕留下了一个人选,朕也觉得很合适。可翊昭和承治各自举荐大臣,互不相让,还举荐的都是和自己关系好的大臣!”

  贤妃慌忙跪下,“是臣妾教子无方,翊昭虽是兄长,可二皇子才是嫡皇子。他太不懂规矩了,如何敢和二皇子争执?”

  平日她说这样的话,宁帝总会安慰她,大皇子是兄长,地位不比二皇子低。

  还叫她不必如此自卑,免得让大皇子心里难受。

  可今日,宁帝没有说话。

  贤妃跪伏在地,心中越不安,只觉得宁帝的眼光一直落在她头顶。

  良久,那道目光缓缓收回。

  眼前伸出一只手来,“起来吧,翊昭已经是大人了,他有自己的想法,不是你能掌控的。你掌管后宫多年没有向朕提过任何非分之想,朕都明白。”

  贤妃嘴角有些僵硬,扶着宁帝的手慢慢站起来。

  他不明白。

  女人不会把想要什么赤裸裸地说出来,但那不代表她不想要。

  她只是明白,有些东西宁帝没有主动给她,就说明他并不想给。

  否则先皇后驾薨那么多年,后位也不会一直空悬。

  贤妃恭敬道:“臣妾想,翊昭也不会有非分之想的。他自小乖巧懂事,身为陛下的长子为陛下分忧解劳,恪尽本分。”

  “朕就怕,他的本分尽得太过了。”

  贤妃霍然抬起头,宁帝此言像是一道惊雷,直直劈在她头上。

  好一会儿,她颤抖着开口,“陛下的意思是……”

  “爱妃可知道,朕给翊昭起这个名字,为何意?”

  贤妃道:“臣妾知道。翊为辅佐,昭为光明,陛下希望翊昭辅佐陛下,能做一个光明正直的人。”

  “是啊。”

  宁帝拍拍她的手,“朕不仅希望翊昭现在辅佐朕,也希望他能好好辅佐下一任君王,你可明白?”

  妇人的手不动声色地抽回,在宽大的宫装衣袖里头,颤抖得厉害。

  这层意思,她从大皇子出生之时便明白了。

  皇后未出嫡子,她这个妃妾先生了皇长子,当时皇后和皇后的母族多有怨言。

  宁帝为了平息中宫之怨,给大皇子起了这个名字,几乎等于告诉旁人,大皇子不可能继承储位。

  翊者,辅佐也。

  贤妃没有想到的是,皇后死了那么多年,宁帝的想法依然没有改变。

  她这么多年兢兢业业,贤淑地为他操持后宫,终究没有得到他的一丝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