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七夕上 (第2页)

有事没事,都是整两月一次“敬菜”

,时间都在中旬。

这是避让惠妃娘娘。

可是眼下还是上旬,并不是宜妃娘娘往日“敬菜”

的时间。

“敬的什么?摆前边来?”

康熙心中亦想到这个差别,吩咐梁九功道。

是一盘小饼,不过棋子大小。

等到尝膳太监试过,康熙夹起来一个小饼,咬了一口。

外头是酥皮,里面是红豆馅。

红豆馅没有放糖,只放了些许蜂蜜,味道不甜。

康熙连吃了三枚小饼,梁九功看着,越佩服宜妃。

平日里皇上可不爱吃这些甜饽饽,点心里就吃几样椒盐的。

康熙视线从红豆饼上移开,嘴角带了笑,指了桌上一碗炖燕窝:“赏宜妃……传朕口谕,召宜妃酉初乾清宫伴驾……”

梁九功应了一声,看着侍膳太监装好燕窝,就带人往翊坤宫传旨去了。

*

翊坤宫,东稍间。

宜妃不是寻常妆扮,蜜色底绣了连理枝的春绸衬衣,外头鹅黄鸳鸯纹缂丝坎肩,头上摘了半钿,而是青葱少妇式样的编,插着两支蝶恋花钗,正笑吟吟的坐在妆镜前,看着镜中一张粉面,跟香兰问道:“这胭脂色儿好不好?会不会薄了些?”

香兰仔细看了,回道:“奴才看着正好,若有若无的,正衬娘娘气色……”

换做其他宫妃,因为儿子、儿媳妇“闯祸”

,或是诚惶诚恐的请罪,或者拐弯抹角的道委屈、告黑状之类的,宜妃从来不会如此。

她心里明白,即便是自己十月怀胎生下的,皇上出力有限,可在皇上眼中,那是金贵的皇子,比她们这些妃嫔要重。

皇帝的儿子,自有皇帝去操心;皇帝选的儿媳妇,满不满意的,也轮不到自己多嘴。

她能为儿子做的,就是坐稳这个“宠妃”

。。。

“宠妃”

的位置,不给儿子们拖后腿。

梁九功带了口谕与燕窝过来时,就看到这样神采奕奕的宜妃。

等传了口谕,宜妃冲着乾清宫方向福了福,便笑着说道:“就是皇上今儿不传,本宫也要厚着面皮往乾清宫走一遭……”

梁九功躬身听了,领了份厚厚的赏金回去,自然也“不经意”

的说了宜妃听到口谕时欢喜的反应。

康熙听了心中亦是期待起来。

*

生活需要仪式感。

哪怕是在“禁足”

中。

经过周嬷嬷与小椿轮番提醒,舒舒想起今日是“七夕”

实际上舒舒心中并不喜欢这个日子,先有整年离别,再有一年一次的“鹊桥相会”

,不是很吉利。

谁叫世人信这个。

未婚的少女要在闺阁祈祷嫁个好郎君,已婚少妇也要祈祷婚姻顺随。

舒舒既是晓得了,自然也会“入乡随俗”

抄完经书后,她也想要给九阿哥预备份惊喜。

这几日又是病啊,又是什么的,九阿哥心里也没那么自在。

荷包已经送出去了。

腰带、内衫做也来不及。

舒舒想着九阿哥这两天都荷包不离身的模样,不由的笑了。

她想起一个老物件,唤小椿开了东厢房,找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