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第75章 (第2页)

作者:张佳音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沤肥池有盖子,密封极严实。

不过这边味道比猪圈前面还要大一些。"这儿还建了个公共厕所?"

赵新山怕他们嫌弃,劝领导和其他大队长稍稍退一些,又不等他们退开,就满足地说:“我们这都是为了积肥,进行粪肥循环………"

他说到后一句,看向赵柯,没说错吧?

赵柯微微点头,接过话儿,“咱们双山公社各大队,其实情况很相似,条件有限,想要改善土壤质量,提高耕地产出能力,只能尽量就地取材,猪圈和公厕连着沤肥池,既能减污又能积肥,再作用到耕地,达成一个农牧循环。"

>

单从这一点,赵柯绝对没有大队长丧心病狂。

段书记和吴主任丝毫不嫌弃,走到沤肥池边仔细观察。

赵柯在旁边儿补充:“这个构造并不复杂,其他大队以后养猪,都可以这么修猪圈和沤肥池,肥力比直接上粪要强。"

她说话的时候,并不只对段书记和吴主任,还会看向其他村儿的大队长们,毫无保留、掏心掏肺似的。

段书记闻言,看向其他村儿的大队长们,指着沤肥池夸道:"这个好,你们都学学。"赵新山、许副队长、牛会计三人满脸与有荣焉。

二十个村儿的大队长,每年最少都能见一回,彼此啥样儿,谁都有数儿。没想到赵新山看着挺稳重,也有尾巴翘到天上去的时候。其他大队的大队长看他这德性,都有些不舒服。

六河子大队条件稍好,他们大队的杨队长心里更是瞧不上赵新山的得意劲儿:不就是今年运气好,让他们躲过了涝灾,出点儿风头就不知道姓啥了。

李村儿李大队长也笑不出。

这半年,先是因为李大胜,前段时间村里的二流子又在赵村儿惹事儿被逮到扭送回去,两个村儿就闹得不太愉快。

但大家伙儿再不舒服、不对付,光明正大偷师的机会不能错过,全都围上来瞧。赵柯制止了某几位想要钻进公厕查看的大队长,"有简易图纸,可以友情赠送。"

那几个大队长好像他们刚才没有要进行一个有味道的偷师,若无其事地夸赞赵柯:“年轻同志就是大方。"

顺便还言语上踩赵村儿大队的三个中年男人一下。赵新山三人都笑得很有风度。

猪圈看得差不多,赵新山提议去大队部休息坐一会儿。

段书记道:"今天我们来,是为了实地考察,直接去田里看排水渠吧。"吴主任赞同地附和他。

赵新山就在前面带路,领着众人往村西那片地走。排水渠依然是之前的宽度,只不过比赵柯最初的时候深了二十公分左右。

一行人村西地头开始,沿着排水渠走到南头,又到村东。

渠沟里依然有水,且越往东越多。

而赵村的耕地不是完整的一大块儿,是一块一块儿不规则的网格构成,排水渠

看着简陋,要满足所有网格地的排水,实际工程量不小。

但即便看到这儿,各大队也没觉得排水渠有什么特别的,知道排水渠有用,以后他们也挖长点儿,哪用得上特地来考察学习。

赵柯没急着争辩,领着众人走向河道边。

有人远远地看见一个圆圆的大家伙立在远处,好奇地问:“那是啥?”

赵新山三人笑而不语。

直到河道上的水车轮廓渐渐清晰,有识货的人惊呼:“水车?!”

没错,就是水车,这才是赵村儿大队今天的大杀器。

一行人走到河道边,站在水车下方,仰望着水车。

板儿叔牵着牛,拉动链轮使水车运转,水不断地从水槽流入渠沟,水沿着渠沟反向而流,进而灌溉农田。

赵柯面带笑意地解释完原理,道:“如果时间精力允许,我们还准备造两个更大的水车,架在北边儿那条大河上,引水入渠,减轻村里耕地和自留地的灌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