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20 > 第38章 母系氏族与女性力量4

第38章 母系氏族与女性力量4 (第2页)

作者:西羚墨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老朱对大臣刻薄寡恩,不但制造洪武大逃杀,把功臣几乎杀光殆尽,给大臣的俸禄也是历朝历代最低的。就这还严惩贪官,剥皮萱草。

但是他最自己后代,准确来说仅限于儿子们,十分的溺爱。】

是溺爱,不只是疼爱,因为是没有理智、哪怕儿子是混账也依然给予诸多福利。

朱元璋规定:皇族子孙不受法律约束,不归当地官府管制,而且公侯大臣见到还要“伏而拜谒”

。而且儿孙们的俸禄极其丰厚,封为亲王的皇子年俸万石,还不包括大量土地和其他各种赏赐。

而且皇族不必从事任何职业,所有消费都由国家承担:1o岁起开始领工资享受俸禄,结婚时府邸、婚礼费用,死后还有丰厚的丧葬费。

如此这样还不满,老朱生怕儿子们子嗣太多钱财不够养孩子,所以还额外有个政策:多生一个孩子,就能多领一份俸禄。

因为藩王们没有任何职业,所以他们想要增加收入,就使劲生孩子,甚至为了生孩子,王爷们到处招纳妻妾,

强抢民女。

他们还把妻妾们的生理期编列成表,按期临幸,以提高效率,可以说是古代版的时间管理大师了。

【那么,这惊人的百万人,生儿育女靠谁?大量的妻妾;养儿育女靠谁?娶不起媳妇的百姓。】

【哪怕是底层皇族,压在地方官头上也是一座大山,以致于各地掌管后来惊慌地现,本省的财政收入竟然不够养皇族支出的。】

比如明初,山西晋王府只需要年俸1万石,到了嘉靖年间,需要87万石;河南周王府,1万石增长到了69万石。

再到明末时期,山西的财政收入才152万石,但是山西王爷们每年消耗312万石;河南年财政收入为84万石,王爷们消耗192万石。

朱元璋自己也大惊失色:“怎么会这样?”

他的儿孙,怎么成了大明的拖累?如此大的消耗,不需要计算朱元璋就知道,百姓会受到极大地压榨。

当地方官府无法满足王爷们的需求,王爷们会勾结当地势力压榨百姓,地方官府也会为了钱财加重赋税。。

朱元璋自己就是受不了元朝贵族的压榨才起义的,现在一想想那自己的子孙可能对后世百姓造成的压迫,再一想想可能导致的农民起义和亡国,老朱只觉得眼前一黑,再强大的心脏也有些受不了。

朱元璋也没想错,当李自成、张献忠等明末“七十二家”

起义军烽火燃起后,无论是哪一路起义军,对朱元璋的子孙屠戮殆尽。

无论是亲王还是亲王后裔,无论是主动投降还是被动俘虏,无论是立刻下跪还是苦苦求生,通通都是一律诛灭,可以看到百姓对大明皇室极其痛恨。

【现在再回头看看那可怜的女子人口,先,从中至少减去一半,作为本地藩王的妻妾

——你不会以为曾孙辈能达到51o人就只需要51o个女人吧?藩王几百女人,藩王的儿子们几百女人,藩王的孙子们几百女人,最后才是那51o个曾孙。大小主子加起来1ooo多人,这些应该还只是有名分有地位的,妾室和连妾室名分都没有的通房、侍女、粗使女仆,远远不止一千人。】

你总不能指望,一个主子只两个人伺候吧?

"这么多皇族,竟然不削藩?"刘彻觉得手头蠢蠢欲动。这些皇族那么废物,只会生孩子浪费国库财政,为什么不削?后世的皇帝

这么废物?

嬴政:“朕早说了,分封制不可取。”

如此巨额的皇族,不仅浪费国库钱财,还浪费粮食,浪费布料,浪费土地,浪费木材,浪费。…

这么多人口,不去给他修长城可惜了。

嬴政也蠢蠢欲动,很想来个跨时代征兵。皇族的人,身体一定很好吧,一定很能打吧?

大明朝的百姓,尤其是男人,听到了天幕上的巨额数字,已经开始恨得牙痒痒。“难怪我们娶不到媳妇,原来都被皇室的人占了。”

“本以为我们县里的贪官已经抢的女人够多了,没想到上面的更过分。”

“一千人啊!一千个老婆孩子,比我们全村的人都多!”

越说,越愤怒。

这样的愤怒,种在了男人们的种子,终将有一天越烧越旺,直到彻底将上位者焚烧殆尽。

【减去一半女子之后,再看一下明朝的制度,不允许改嫁的节烈制度。】

【朱元璋下诏: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亡父守志,五十以后不改嫁者,旌表门闾,免除本家差役。】

洪武三年,朱元璋对开国功臣进行封赏,而在这一时期,他还下令旌表了一大批节烈妇女,"孝子顺孙”

“义夫节妇”

,和长寿老人忠臣义士等。

——值得注意的是,义夫指的是妻子去世后不再续娶的男子,也就是说朱元璋对不再嫁和不再娶都是同等嘉奖。

朱元璋还在乡党建有旌善亭和申明二亭,申明亭主要是处理纠纷和劝惩民众,旌善亭则是教化民众,宣扬良善之举。

里老将民众的善人善事和恶人恶事写在亭侧,以期教化民众,以示劝惩。这其中就包括民间孝

子、顺孙、义夫、节妇。

在明朝的乡族祠堂中,一般都设有“节孝祠”

“贞节祠”

“节烈祠”

等,能入这样的祠堂,对当时的妇女来说是莫大的殊荣。上报官府后,官府还会为节烈修建祠堂和贞节牌坊,以及赐予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