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章 农耕帝国4 (第2页)

作者:西羚墨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现在只是膈应着,担忧着分权,到了帝王掌控无力的时候,世家就会成为亡国的重要因素,揭竿而起,改朝换代!

但是这些世家也都是陪他打天下陪他玄武门之变的功臣,他该如何控制世家才好?

不知道后世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学习学习。

正想着,衣袖突然被长孙皇后扯了扯,李世民回过神来,看到长孙无忌无语地看着自己,大臣们齐齐眼神诡异地盯着自己。

突然醒悟:刚刚,他好像把心里话说出来了!

【我们曾经唱着歌“东汉末年分二国”

,也看着影视剧和小说里的《二国演义》,但是要穿越到二国还是谨慎点】

【又是天灾又是瘟疫又是战乱,可能穿到豪强庄园里勉强才能活下去,至于百姓,谁知道能不能活到明天】

【二国两晋南北朝,乱世之中,当晋国八王之乱忙于内部争权时,五胡南下,彻底倾覆了汉家江山,人口锐减】

曹操猛地一拍大腿:“东汉末年分二国,天幕之前提到过二国时魏蜀吴,那这晋朝又是哪里来的?”

现在的势力哪里来的晋?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郭嘉痛饮一壶酒,喝完把酒壶狠狠砸在桌案上,“魏蜀吴二国争锋,最后尽归于晋也就罢了,竟然让胡人趁机南下,这晋真是废物!”

【汉朝巅峰时期人口6ooo万,过了半亿,到二国时期只剩下2ooo万;】

【在五胡乱华的135年里,北方汉族最初的人口数量大约为12oo万人,冉闵花了二年时间灭掉羯赵

政权时,北方汉人却不到4oo万人。人口锐减了二分之二。】

【不过这个数据并不准确,据说当时有大量的黑户,被豪门大族隐匿起来。但这样的黑户哪个朝代没有呢?就说汉唐最盛世时期没有吗?】

刘彻坐不住了,从巅峰时期的6ooo万人口到4oo万人口,这个差距是个正常皇帝都坐不住。

“主父偃,你之前想说什么来着?大胆说。”

主父偃献上早就准备好的奏折竹简:“陛下,臣有一则‘推恩令’,请陛下一观。”

刘彻早有准备,从他屡屡试探削藩、主父偃屡屡表示投诚时,刘彻就知道,这主父偃早已有所准备。

当看到竹简上的“明谋”

时,刘彻不由大声叫好:“哈哈哈哈哈,好!”

刘彻把竹简往桌案上摊开,直接开始命人誊抄拟旨:“准了!

就按你的意思做!

来人,宣推恩令于四方诸侯!”

至于大臣们想反对,是如何再唇枪舌战,主父偃如何一一反驳,刘彻的态度已经说明一切。

朕心意已决,反对也无用。

再反对,朕不介意再换一个丞相!

大唐时期,李治和武曌单独在后宫的后院里,院中摆着美人榻,李治有些虚弱地躺在榻上,武皇后坐在榻边伺候。

李治的头痛病又犯了,最重要的是,他的视力受到病情影响,已经越来越模糊,视物不清。

李治难过地拉着皇后的手:“皇后,朕如今身染重疾无药可救,世家的事就交给你了。”

原本因为天幕说过武氏自立为女皇,李治心里有过芥蒂,现在也渐渐被抛到一边。

只要后世子孙还是李家血脉,还是大唐江山,武氏想当就当吧,就跟太后一样,当完皇位不还是回到他俩儿L子手中。

武氏让李治躺在自己大腿上,给他温柔的揉着太阳穴缓解疼痛,声音不疾不徐:“陛下,天幕这样的奇迹都出现了,一定能为您带来长寿奇迹。”

李治闭着眼睛,看似漫不经心声音带笑着试探:“朕还以为你希望早点当女皇。”

“若是有陛下在,哪里需要我一个人吃苦。”

武曌声音故意带着几分调侃,“现在大臣骂我时可是连陛下你一起骂,陛下若是走了,就没人陪我挨骂了。”

“哈哈!”

李治真心一笑,想起天幕说过后世大臣和文人对武氏的各种造谣诋毁,的确,自己走后,武氏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做法没少挨骂。

至于现在就没骂吗?

从大臣们动不动怂恿他废掉武氏就知道,肯定有。

李治并不意外大臣们当面谴责皇后,背后肯定也在骂他□□薰心,被武氏迷得团团转,又是迎先帝后妃入后宫,又是为她废后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