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第 90 章 (第2页)

作者:菖蒲君君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姜烟也没有多问,所以此刻看什么都是新奇的。

杨玉环大概是知道姜烟好奇这些,带着她在郊外乘船,还去了好几家舞楼歌馆。

纵然大唐没有现代的霓虹灯,夜里却还有各种各样的花灯。

灯火通明,几乎将黑夜照亮成白昼。

“大唐美吗?”

杨玉环问。

姜烟连连点头,眼睛都觉得不够用了。

“还有更美的。”

说罢,杨玉环带着姜烟去了皇宫。

长安城百姓的喧嚣热闹,皇宫也不遑多让。

唐宫第一舞人,公孙大娘手持双剑,一舞名动四方。

舞乐吹笙,大唐恍若依旧是那个大唐。

纵然杨玉环在现代对李隆基诸多微词,却也不能否认他执政前期的清明。

李隆基登位后,重用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

接下从李世民到武则天开创的盛世。

并将整个大唐兼容并蓄的风向推到顶点。

纵观整个中国封建王朝历史,没有任何一个王朝能够有大唐这样的气象万千。

多民族融合,从大唐开始。

也没有一个社会如大唐这般包容。

盛世大唐,是无数人的梦乡。

“难怪……”

姜烟喃喃。

这样的感觉,她在李世民时期和武则天时期都有过。

却没有一次能有如今这么心潮澎湃。

这是真正的万邦来朝。

“难怪什么?”

杨玉环听见后,小声的问。

姜烟看着歌舞欢腾的宫殿内部,周围都是金碧辉煌,这里真正成为了一座让人不敢轻易靠近的皇宫。

姜烟看着底下公孙大娘的剑舞,剑器虎虎生风,好似要将周围的人都勾入她所营造的世界里。

听到杨玉环的问话,笑着说:“难怪大唐被那么多人向往。”

李隆基执政前期的大唐,的确值得人人向往。

也难怪会被李白和杜甫挂念心头那么多年。

生长在一个繁荣富足的国家,所以期盼着为国效力,所以在国家江河日下的时候,痛心疾首。

姜烟看着幻境中居于高台上的李隆基,没忍住的说:“若是他没有沉迷于后期的繁华,哪怕将皇权交到儿子手上,可能都不会如此。”

事实上,安禄山的谋反计划很有可能是准备等到李隆基死后再进行的。

奈何李林甫死后,李隆基重用的杨国忠实在是太废,生生将安禄山逼得提前了谋反的计划。

“这世上的事情很难说,我虽不懂国事政治,却明白脓包不是一日积累的。”

杨玉环带着姜烟站在楼阁上。

经历了几个主人,如今的大明宫与从前大不相同。

只是一样的奢华,一样的令人惊叹中国古代建筑的别样美感。

朱墙黛瓦,几乎参天的斗拱柱子,无一不让人移不开眼睛。

杨玉环指着宴席中坐在一个青年身边的人,说:“那便是我。那时我还是寿王妃。”

她不是要为李隆基辩解什么,只是说出了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