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郊游 (第2页)

张霆对《几何原本》的不屑一顾,其实很具有代表性。

由于万般皆下品,唯有做官高的思想做祟,只读对做官有用的书,成了这个时代士大夫精英阶层的普遍共识。

杨清琳心里有数,他有很多治理地方的想法,都是在任县里主要负责人之后,才一一落到了实处。

在其位,才能谋其政。

不在其位,即使争论得面红耳赤,也无卵用。

张居正能搞成一条鞭法,那是因为,他爬上了辅宝座,并且,皇帝徒儿年纪尚幼。

与其和张霆辩论《几何原本》的重要意义,不如想方设法的掌握大权,然后推动自然科学的展。

空谈无益,掌权的说话才算数。

登山的时候,杨清琳无意中觉,李正鼎频频偷窥身段窈窕的林师妹。

杨清琳暗觉好笑,李正鼎好象早就订过亲了吧?

在知客僧的陪同下,林盛和周夫人虔诚的挨个拜佛,求佛祖保佑林筝能够金榜提名,高中进士。

杨清琳不信佛。但是,他也随着大流的该拜佛就拜佛,只要看见了功德箱就扔几文香火钱。

林盛只是七品的巡视京营御史罢了,从头到尾,一直由永安寺的知客僧陪同。

中途,监寺过来陪着闲聊了几句就走了,方丈压根就没有露过面。

最后,大家都领进了寺后的碑林。

在碑林之中,杨清琳居然现了董其昌的题跋:黄文节公书世多摹本又多赝本,生平所见以此卷为灼然无疑,梵志诗较寒山更自奇崛书亦近之。

落款为:董其昌观因题。

杨清琳的字,便是师法董其昌。

董其昌的书法,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董最擅行草书,小楷次之。

杨清琳练字十几年来,也是行草的水平最高,小楷次之。

见猎心喜之下,杨清琳伸指似,照着碑上董其昌的意,一遍又一遍的虚空临摹。

张霆见他入了神,也就没有打扰他的思路。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杨清琳忽然哈哈一笑:“大悟矣。墨云,取纸来。”

墨云跑去取来了文房四宝,搁到了道旁的石桌上。

杨清琳提舔墨之后,略微思索了片刻,紧接着,一书而就。

张霆伸长了脖子一看,哟,居然和碑上的董其昌题跋,丝毫不差。

“好,写的好,妙哉。恭喜吾弟,书法已经臻大成之境。”

张霆由衷的替杨清琳感到高兴。

练字,写的端正很容易。若想大成,真的需要天赋和机遇。

杨清琳以未及弱冠之年,却悟透了书法的真谛,实属难得之极!

“好字,飘逸脱俗,飞流直下,真真的好书法。”

这时,从他们的身后,传来了女子的夸赞声。

杨清琳扭头一看,却见师母周夫人和师妹,就站在石桌的旁边。

“见过师母、师妹。”

杨清琳和张霆赶紧长揖行礼,丝毫也不敢怠慢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