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向往 (第1页)

作者:流水成觞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吴桐翻开的第一页,是她听了几何代数、偏微分方程、常微分方程等报告的一些笔记和感悟,那些感悟,在潘文华和周文平眼里,正是精华亮点。

国内外数学界,都知道吴桐数论一道惊才绝艳,接连都是世界级重磅成果,但是从这些笔记上就可以看到,吴桐在数学其他领域,同样有着深厚的知识储备和逻辑理论掌握。

就像她的高考成绩一样,均衡到每一刻都是满分,没有所谓的擅长与否,只有绝对掌握。

这一点儿,映射到数学各个领域,也是一样的,只是因为数论是她先接触的板块,先走一步,做出了接二连三的成果。

两人看了笔记,欢喜在心里,吴桐并没有落下对数学的学习与研究,而且还在更持续深入,这就足够了。

他们还有什么可以要求这孩子的?

吴桐已经自觉到,除去吃饭休息,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习和研究了,别说这么大的孩子,就是他们自己,也不得不脸红的承认,他们做不到这样高强度的学习。

很多一步时间,浪费在所谓的公务和应酬交际上,留给数学研究的时间,极少极少!

不为自己的成就骄傲轻狂,不为外界的欢呼追捧迷失方向,他们在比吴桐大十岁,二十岁的时候,也没吴桐这样的天生做研究的沉稳心境。

只是,他们的赞叹在翻到下一页,陡然被映入眼帘的战机模型变成了上扬的惊吓?

这是什么?

那样密密麻麻详细数据标注,他们还不会眼瞎到无视,认为那是吴桐童心乍起的戏作!

而从这页开始,已经进入吴桐建立的数学模型开端,刚才那些,不过是一些开胃菜,吴桐对模型建立的一些铺垫。

这个数学模型的繁复,从最开始就越了潘文华二人的设想,以他们的功底,看起来都有点儿艰难晦涩,这里面涉及到的知识板块和隐晦符号,在不是很清楚吴桐设定的情况,又没有吴桐强大的逻辑大局支持,搁在普通人眼力,和天书无疑。

他们逐步推进,神色越的严肃,当几个对应到飞机模型,堪称敏感的数据出现在他们眼帘,二人的眼帘不由划过深深的惊骇,这是···

这不是他们曾经参与过的那项保密任务,计算出来的近似数据吗?

这可不是一般东西了,抹了把脸,二人对视一眼,尽皆有着惊疑不定,不知该作如何猜想!

不过,基于吴桐主动交给他们的信任,二人没有第一时间怀疑什么。

潘文华严肃开口,“孙主任,劳烦你先出去下,帮我们看着点儿,吴桐的笔记,涉及了保密条例!”

能坐稳京大教务处主任的位置,孙荣自然不会没有任何实事敏感度,只一听保密条例,他就立马明白了严肃性。没有任何犹豫,半句话不多说,立即起身出了办公室,合好了办公室的门,走开两三米守着。

李轶生和吴桐交集最深,之前也曾做过那个项目的边缘工作,刚才也多少看了些笔记,潘文华也就没让李轶生再回避。

等会儿,直接按规定签保密协议行事吧。

“吴桐,你知道你做的是什么吗?”

潘文华单刀直入,直接问向吴桐。东西是吴桐做出来的,只有吴桐最清楚这是什么。

“知道的,我之前一时好奇,学了些动力学的内容,在海德拉会议上有些感想,基于猛禽F-22的部分数据,我将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的问题,转化为我最擅长的数学问题,以此建立起的数学模型,推导出的战机外形数据优解,以及我对机身材料优选的一些推导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