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节 (第2页)

作者:女王不在家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满嫂一怔。

陆绪章补充了句:“记得再放几个枸杞。”

*

最近孟砚青的英语培训班告一段落,下一批学员还在准备,她也没什么事,光这么闲着领工资也没什么意思,正好彭福禄需要翻译一批文件,她自告奋勇过去给彭福禄当翻译了。

让她没想到的是,这一批资料赫然正是东楼柜台的介绍。

那东楼柜台正在整修,看那样子,年前会寻找合适的商场入驻,年后整修好,正好可以开业了。

孟砚青心里一动,便翻了翻那些资料,上面写得非常详细。

东楼的柜台需要各大商场入驻经营,这其中大多是国营老品牌,比如王府井百货大楼,或者一些知名老品牌比如老庙黄金等。

但是因为首都饭店经营的特殊性,不可能由各大商场人员直接入驻,那样在安保上就存在很大的隐患。

于是饭店便想到一个折中办法,招募各大商场品牌入驻,但是由首都饭店自己的员工经营,在这个过程中,最后就形成了一个模式。

这些柜台可以由饭店所属员工进行私人承包,只需要每年缴纳一定的租金即可,这个形式就有点类似农村的责任承包制。

但是员工需要对接一个商场或者知名珠宝玉器品牌,并由对方进行供货。

这是一个新政策,在这个过程中,自然难免出现管理不规范,具体采取什么措施,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孟砚青看了这资料后,想起那书中所说,对这件事的细节操作也大概知道了。

这英语老师的职务上辈子是罗战松的,那么这个翻译的工作也应该是他的,他是提前得到了消息,之后马上开始行动,联络了一家香港珠宝公司,从而承包了柜台,带着那家香港珠宝公司一起入驻,从此后,躺着赚钱。

孟砚青大致看了看这时间表,倒是也不用着急,反正赶在罗战松前面就是了。

至于香港的珠宝公司,那霍君宜不是才出国一趟吗,他应该了解,倒是可以请他帮忙引荐一家。

这种机会,对于香港珠宝公司应该求之不得,她有信心可以说服。

其实更需要操心的,反而是首都饭店这里,那柜台机会也就五十多个,估计不少关系户或者资历老的,她未必能争取到。

虽然这件事靠陆绪章也可以,但是他如果出手,这事就变味了,也怕传出去,风言风语影响他以后的前途。

所以她还是得好好表现,在这里表现一把,把这个柜台承包的机会拿到。

到时候,她拿到了,就算别人知道她和陆绪章有些瓜葛,那又如何,人人都知道她在这里足够优秀,资历妥妥的,也就说不得什么了。

因为这个,孟砚青自然存了表现之心。

这天王经理召集服务部开会,孟砚青便整理了下开会文件等,王经理对孟砚青倒是客气得很,招呼着让她坐下,又给众服务员介绍:“你们孟老师最近帮我整理了下英文资料,整理得真好。”

底下不少孟砚青认识的服务员,王招娣胡金凤等听了,心里自然感觉美滋滋的。

以前孟砚青和她们一样是服务员,但是现在已经成为王经理身边最倚重的人了,甚至在孟砚青面前,慧姐都得小心着说话。

那种感觉真不一样,她们都替她高兴,与有荣焉。

李明娟秦彩娣等,便都略低着头。

本来孟砚青过去当培训老师,好歹大家不是一回事,也就罢了,就当这个人走了,谁知道最近她竟然过来给王经理做翻译,那个感觉就很不一样,仿佛她一下子成了管理层,地位比她们高出一截子。

慧姐则是面无表情地扫了孟砚青一眼,她显然不喜,下意识排斥,特别是上次孟砚青在她面前的嚣张,更是让她不舒坦。

孟砚青感觉到了,觉得有些好笑,反正她越是不服气,她就是越嚣张,就这么办了。

这时候,王经理开始会,提起来最近的大事,说最近他们有一批接待任务,有外宾,还有首长们,让大家提前做好准备。

从王经理那郑重其事中,大家多少嗅到了不寻常,知道这是顶尖要紧的人物,估计和以前又不太一样。

孟砚青多少明白,这几年也门开展石油挖掘,发了大财,现在前来拜访,应该是要开展进一步的经济合作。

不过这些对饭店人员来说自然是很遥远的事情,大家更关注的是为这次服务工作做好准备。

因为时间紧,大家都紧张筹措起来,服务员们需要提前了解和研究客人的国家风俗生活习惯以及礼仪习惯禁忌等,而后厨也要根据客人的饮食习惯进行调整。

就在这紧锣密鼓的准备中,政务院终于下来了具体要求,说是这次招待就在今晚,宴席出席者是二十三人。

发通知的孙主任,他特意叮嘱:“距离不要太远,这样大家方便说话。”

王经理一听这个,顿时犯难了。

如今首都饭店习惯使用的是十人圆桌,如果将就下的话,好好安排,两个圆桌安排下这些人也没问题,但是一个圆桌是怎么也不可能挤下去。

如果分两个圆桌,那主办方的主要负责人坐在哪桌呢,他坐哪桌,哪桌就是主桌,于是两个圆桌就有了主次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