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页 (第1页)

  当然了,这个鼓也不是随便都能敲的。

  你两口子打个架,兄弟分个家,你要是来敲这个,那就是找死了。

  不是什么天大的冤屈,就怕你敲响了登闻鼓,皇帝也不会管,甚至敲鼓的你,还要进牢房里走上一遭。

  谁让你闲着没事,拿皇帝群臣逗闷子呢。

  你不进去,谁进去?

  而且这里还有专门人管理。

  这个鼓也不是你想敲就能敲的。

  说白了,这个鼓形式主义比实用价值高。

  自打朱棣登基以来,这个鼓一直都没响过。

  朱棣甚至想着,可能到他死的时候,这个玩意儿也不会响一回。

  可没想到,在北征在即,全朝廷上下都在为北征做准备的时候,这个鼓响了。

  听着那隆隆的鼓声。

  满朝文武心里都在打鼓。

  这个鼓声响起,就代表着有天大的冤屈。

  一但查清楚了,还不知道有多少脑袋会因此搬家。

  “皇上,登问鼓响起,按照太祖皇帝规定,陛下您需要着正装开仪仗率文武群臣,前往午门接见喊冤之人。”

  从上朝到现在,一直在闭眼假寐的礼部尚书吕震。

  在登闻鼓响起的一刹那,整个人精神一振,朗声的宣布了太祖的规定。

  朱棣脸色凝重的点了点头,让吕震赶紧去准备。

  其他文武群臣太子汉王等人,也一个个脸色凝重。

  都在想,到底是哪个地方生了天大的冤屈?竟然闹到了皇上的面前。

  而且专门管理登闻鼓的人,为什么不过来汇报?

  这竟然一点消息都没传过来的,让人敲了鼓。

  很快皇帝的仪仗就准备好了。

  文武群臣排成整齐的队列,在太子朱胖胖的带领下,跟随着朱棣的龙辇,大步的往午门而去。

  午门外。

  一名官员和一名锦衣卫,脸色难看的盯着一个身穿孝服,正在用力捶着登闻鼓的青年。

  本来按照规矩。

  对方想要敲登闻鼓,需要进行登记,然后刑部锦衣卫审核过后,再传报给皇帝,皇帝确认接手了,才允许对方过来敲。

  可眼前这家伙,根本就没有想过按规矩走,直接要敲登闻鼓。

  本来这样鲁莽的家伙,锦衣卫是可以直接将对方扣押,然后带走的。

  但让人无奈的是,这个青年身边跟着另外一个人。

  也正因为这个人,让锦衣卫和职守的官员才没办法,只能任由对方去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