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页 (第1页)

  就在朱瞻圭视察个灾区恢复民生的时候。

  金陵朝堂上因为他杀灾民的事情,已经吵得不可开交了。

  “启禀皇上,皇孙朱瞻圭屠杀灾民之举,让民间民怨沸腾。纷纷言,皇孙朱瞻圭残暴如此,乃是有违天和,…………………”

  奉天殿中。

  一名御史手捧奏章,正义凛然的数着朱瞻圭的罪状。

  殿中的文武大臣,一个个默不作声,静静的听着这人的言。

  在众人位的太子朱胖胖,没有任何表情,彷佛对方说的不是他儿子。

  身后的汉王爷朱高煦,一会儿看看老大,一会看看老爷子,脸上带着莫名的笑容,不知道在想什么。

  赵王朱高燧,则是眼睛微闭,一副对此事不在意的样子。

  这事儿,他昨天就跟老爷子汇报了。

  老爷子对这件事是什么态度,他心里也是一清二楚。

  其他文武大臣,表情也各不相同。

  武将们是一副事不关己己不关心。

  文官们有的听的是义愤填膺,有的则是满脸担忧不停的看着太子。

  其中要说表情最丰富的,那就是户部尚书夏原吉了。

  朱瞻圭犯了如此大的错误,一个不好就会地位不保。

  如果朱瞻圭当不上太孙,将来就无法成为太子,皇帝什么的是更别想了。

  朱瞻圭当不了太子,当不了皇帝,那户部以后就还要继续空着。

  毕竟朱瞻圭没有得位的机会了,肯定不会把钱给户部。

  没有钱没有粮,那他这个户部尚书当着还有什么意思。

  而且更重要的是,朱瞻圭可是跟他讲过银山和一年三熟粮食的事情。

  并且告诉他,北征之后就会帮户部取回这些东西。

  如今出了这事儿,那银山和一年三熟的粮食,恐怕就要没了。

  至于他让朱瞻圭立的字据,夏原吉连想都没想。

  没有机会的朱瞻圭,会承认那个字据才有鬼了。

  就算是朱瞻圭承认了,他下夏原吉不敢要啊!

  想着银山和一年三熟的粮食,夏原吉咬了咬牙心中暗下决定。

  待会儿陛下要是怒打算严惩太孙,他夏原吉就是豁出这个户部尚书不干了,也要保住朱瞻圭。

  大明可以没有他这个户部尚书夏原吉,但绝对不能没有太孙朱瞻圭。

  第1o8章:一个比一个不要脸。

  “陛下,各地士子得知此事,纷纷上书,要求严惩皇孙朱瞻圭,给死去的无辜灾民一个公道。”

  就在夏原吉暗暗决定,待会拼命也要保住朱瞻圭太孙位置的时候。

  那个御史终于说完了他奏章上的内容。

  随着这名御史叩,大殿安静的落针可闻。

  朱棣半躺在龙椅上,双手拢在袖中,彷佛睡着了一般。

  “你们有什么想法?都说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