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页 (第1页)

  看到朱瞻圭一时没想明白的样子,朱棣微笑着为其解惑道:“你派人在瞻基身边,如果知道了他有什么不好的心思,你会不会第一时间,让其熄了不该有的心思。”

  朱瞻圭点了点头。

  “我娘和我爹不止一次的跟我说过这事,他们跟我讲,希望看在老二牺牲这么多的份上,不要太难为他。”

  “这也是我派人在他身边的原因。”

  “以后他要有什么不该有的想法,我会看在您和爹娘和兄弟之情的份上,劝他放弃。”

  朱棣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不就结了,你派人在他身边,虽然有监视的意思,但也让他的命保下来了。”

  “你这个方法虽然有些上不得台面,但也算是完成了对我对你爹娘的保证。”

  说罢,老爷子叹了口气。

  “皇家就是这样的,明面上是和和气气的一家人,其实背地里却是无数的阴谋和斗争。”

  “就好比你爹和你二叔三叔,别看他们在我面前,兄友弟恭的模样,其实他们背地里干的事,好多我都清楚。”

  “皇家哪有什么不争不斗的,要是和和睦睦的一家人,那反而有问题了。”

  说出了内心的一些感慨,老爷子无意中注意到,赵灵儿一直低着头,不敢听二人交谈,恍然的拍了拍额头,歉意道:

  “这人一老啊,就爱说一些废话,都把丫头晾在这里了,来来来,丫头赶紧吃,想吃啥就吃啥,到了爷爷这里别客气。”

  陪着老爷子吃过早饭,老爷子就带着朱瞻圭两口子,以及赶过来的朱胖胖和张氏,前往了太庙,告诉老祖宗们,老朱家添丁进口了。

  拜祭完老祖宗后,赵灵儿随着张氏回了东宫,朱瞻圭和朱胖胖被朱棣叫到了尚书房。

  一进入尚书房,朱棣就对朱胖胖直接坦明道:

  “你回去告诉那些人,人我是不会放的,但我也不会现在就杀,告诉他们,到战场上拿人头给我换,五个脑袋顶一个脑袋,吃下去多少东西,给我十倍的交到户部。”

  “还有,兵部,三大营主要将领,监察御史集体罚俸一年以儆效尤。”

  “告诉他们,这是看在当年靖难的份上,朕给他们一次机会。人情这玩意儿难挣,但消耗很快,再有下一次,朕亲自送他们上路。”

  朱棣或许是考虑着要打仗,或者是其他原因,放过了这些人一马。

  不过朱瞻圭觉得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有自己那位二叔参与。

  如果老爷子选择了严惩那些人,无视了朱高煦得罪责,那下面的这些老将们肯定会不满。

  你儿子还是领头的都没事,凭什么我们这些只吃边角料的被砍头抄家。

  俗话说得好,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这事儿如果放在朱元章时代,那绝对是没得说,一律砍脑袋。

  哪怕就算是亲儿子,老朱砍起来,也绝对不带眨眼的。

  毕竟老朱有那么多儿子,而且他唯一认定的亲儿子,只有朱标一人,其他的都是皇子。

  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老朱是绝对能做得到的。

  但朱棣却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