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 章 (第2页)

作者:想见江南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第一次上课之时,玄一老道也在后面听着,两人差点吵了起来。原因就在于夏言给道士们介绍沿海一带的风土人情,讲到海上贸易,颇为不屑的表示朝廷之前已经下过一次海禁,但是都没有制止渔民们私自出海。如今倭寇越来越猖獗也盖因如此,所以过段时间,他自己要再次上书,要求朝廷彻底停止市舶司,力行海禁。

玄一老道虽然不管生意了,但也知道如今研究的白糖香水可都指着出海捞一。他素来懂得察言观色,知道能被皇帝派过来的必定不是什么大人物,听到此言就有些坐不住了,也不怕得罪人,当即站起来与他辩驳。

夏言没想到一个胖道士竟然都公开反驳自己,但是论吵架,他还真没怕过谁。于是双方就在这课堂上你来我往好不热闹,将一旁张家看的干着急。

不同于牛脾气的夏言,张家这个勋贵十分敏锐地捕捉到这份差事的好处,如果说当今皇上身边的第一红人是谁,那么莫非冼如星莫属。自己现在被冼如星奉为座上宾,只要表现的好,岂不是很容易接近万岁,所以对于夏言拆台的行为十分不满。

双方闹到最后,惊动了冼如星,面对气哼哼的两人,冼如星无奈的抚了抚额,夏言是嘉靖指派下来的,而且还是众道士的老师,无论如何也不能得罪。所以先假意说了玄一几句,然后赶其离开。

接着冼如星对着夏言正色道:“夏先生,关于海禁一事,贫

(touz)?(com)想见江南道同样难以认同您的观点。“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自古有之(touz)?(com),如o17o;▌(头#文字小说)▌[(touz.com)]『来[头#文字小说]#看最章节#完整章节』(touz)?(com),东南沿海的百姓大多数以此为生,你现在要断了他们的财路,那么今后“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恐怕起不到想要的效果。况且就算禁了海,许多官员富商依旧偷偷派私船来往于各国,如此只能饿死朝廷,肥了官吏。”

夏言皱眉,旋即回道:“冼道长,你等方外之人大概不了解,商税只占朝廷每年收入的一小部分,就算不禁海也肥不了瘦不了谁,况且禁海之后,我自然还有其他举措配合这些,你说的我都想到了,等过一阵子整理好了就上报给陛下。”

“什么举措?”

冼如星下意识问道。

夏言斜了她一眼,傲然的别过头,“我不告诉你”

冼如星:“……”

……

话分两头,再说嘉靖这边。

自打得了土豆,少年便一直处在一种极度亢奋的状态,幻想着倘若世间再没有黎民挨饿,那么千百年来,所有帝王都没有解决的事被自己解决了,顿生一股豪情。

旋即当日就再朝堂上分下准备好的土豆芽,交代完注意事项后让官员们回去种,最终产量前三名不光有赏赐,还可以将所有人的土豆都带回家!

大明皇帝每逢初一十五经常与后宫举行农耕活动,就连春耕祭祀也是皇帝皇后一定要参加的,如此大臣们倒也没觉得太奇怪。相反,如果嘉靖只热衷于种地,那么对比先帝正德,已经堪称一代名君了,所以就连杨廷和都没说什么。

甚至一些官员更是暗自窃喜,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帝登基都要一年了,到目前为止除了对认爹认妈这种尴尬的问题上特别在意,也就只有后宫里那位女道长极度受信任。前者乃百官禁忌,后者沾上更是容易落下个奸邪小人的名号。如今这还是头一次见到嘉靖如此热衷件事情。所以这是什么,这是机会啊!

如此在圣上面前露了脸,以后遇到好事儿指不定会想起你!

于是纷纷表示自己一定竭尽全力。……

甚至一些官员更是暗自窃喜,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帝登基都要一年了,到目前为止除了对认爹认妈这种尴尬的问题上特别在意,也就只有后宫里那位女道长极度受信任。前者乃百官禁忌,后者沾上更是容易落下个奸邪小人的名号。如今这还是头一次见到嘉靖如此热衷件事情。所以这是什么,这是机会啊!

如此在圣上面前露了脸,以后遇到好事儿指不定会想起你!

于是纷纷表示自己一定竭尽全力。

杨廷和抱着皇帝给的土豆芽回到府上,恰好儿子杨慎此时要出门。

“父亲,”

杨慎恭恭敬敬地与他爹问好,自从得知在他被人绑架后杨廷和曾去救自己,杨慎的心情便一直非常好,“儿子正要与友人去跟射箭,等回来了有两篇文章想要向您讨教。”

看了看对方脑袋上还缠着的绷带,杨廷和面无表情地将怀中土豆芽塞到儿子手中,“如今外面尚且纷乱,你在家先把土豆种出来才准出去。”

说罢便让府里管事看好他。

杨慎:“……”

(touz)?(com)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