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第2页)

也没让他等多久,午时后,宫中便传来了消息。

昨夜元相元明安与前朝余孽勾结,大敞三道国门,引逆贼入大酆皇城,幸而被马军司谢都虞及时察觉,率领马军司两百余名侍卫,将其围在了内城门外,这才避免了一场后果不堪设想的祸事。

元明安及其同党当夜便被押入大牢之前,自知没有了后路,当场割喉自尽。马军司许指挥和靖王连夜追击同党,于天亮之前,将所有的前朝余孽,尽数收入网中。

皇上勃然大怒。

谋逆者,无一例外,统统处死,在朝为官的元家儿郎全都被黜,连皇后元氏都没能幸免,废除皇后封号,贬为庶人。

消息一出来,一片哗然。

元家都已经做到了国舅的位置,朝中权势一半在他手里,还有什么不甘心的,要去勾结前朝余孽,灭自个儿的前程呢,这不是脑子有病,纯属找死吗。

短短半日,民间朝堂便传出了无数种揣侧,接下来的几道赏赐,便把大伙儿心中的猜测集中推向了一个方向。

赏赐一,马军司都虞谢劭,识破元家谋逆之心,并生擒逆贼,当居首功,赏黄金千两,封为殿前司指挥使,官职从三品。

赏赐二,谢仆射谢道林,虽辞官归乡,依旧心系朝堂,对其子教诲有方、循循善诱,即刻起官复原职。

赏赐三,靖王周谦,品德秀整,节俭爱民、贤明果决、且在此次兵变中镇压及时,没让逆贼逃出城外,立下大功,被册封为大酆太子。

这几道圣旨一出来,如同地龙翻身,震惊了朝野。

没等大家过多猜测,朝中不断有人被大理寺传唤,牵扯进去的

人,都是前太子周延一党,慢慢地众人便也看明白了。

这怕不是什么前朝欲孽,而是太子同靖王的一场党争。

太子被废,贬回东洲,眼见大势已去,剑走偏锋,连同元氏一道谋逆,可惜没能成功,被谢家和靖王一道镇压,生擒交给了皇上。

皇上大失所望,为了巩固大酆的江山,这才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亲生儿子,改立养子为太子。

这回也没人觉得奇怪了。

怪谁呢?一步错,满盘皆输。

从出身便身居高位,还是皇上唯一的亲生儿子,就算资质平庸,只要无大错大过,便会成为下一代君主,没想到竟然走到了这一步。

地牢内,前太子一身狼狈,手脚被铁链锁了起来,头发披散在脸上,再无往日的威风,可那眸子的火焰,却没灭,一声一声地呼道:“我要见父皇,你们让他来见我……”

牢头被他吵得头疼,谋逆造反,都敢把刀对着自己的父皇了,到了这步,他还想要如何,好心劝道:"殿下还是省点力气。"

“让他来见我,否则我死都不会安息,必要到他榻前好好问问他,身为人父,他可有半点公允!”

说着说着,突然疯了起来,“我母亲才是大酆的皇后,我才是他的嫡子,他周谦算什么东西,就是个私生……"

“你这个孽障!”

话没说完,突然被一句呵斥声打断。牢头一惊,回头忙跪在地上,"陛下。"周延也立马住了嘴,一脸惊恐,朝着那道声音的方向望了过去。

皇上身上还穿着寝衣,匆忙之中,只披了一件大氅,此时双目通红,怒视着前太子,自己的这个曾经也付出过心血努力培养的儿子,恨其心性不正,屡教不改,更恨他不孝不义,敢把刀对上自己了。

他今夜是想攻入东都,杀了自己,他登上皇位吗。

前太子周延终于回过了神,看着皇上,激动地喊道:“父皇,父皇您终于来见儿臣了,是儿臣错了……”

双腿“噗通”

一声,跪了地上,膝盖并行地爬到门口,攀住牢门,失声痛苦,"父皇,孩儿错了,您就原谅儿臣吧……"

皇上一声冷笑,"朕原谅你?你都敢举兵来要朕的命了,你要朕如何原谅你?"

“父皇,是儿臣一时糊涂,儿臣怎

可能会谋害父皇……”

知道自己干了什么,也知道皇上不会再原谅他,可依旧存了一丝希望,他不信,不信小时候抱着自己笑得开怀的父皇,会当真要他的命,脑子一闪,突然道:“是,是母后,是她劝说儿臣,说若是儿臣再不把握住机会,不把那个野种除掉,父皇便不会要儿臣了,儿臣只有死路—条……"

皇上看着跟前,恍若得了失心疯一般的人,眉心突突两跳,不敢相信,他是自己的儿子。

今夜他是念着父子一场,才前来见他一回,想听他到底是有何苦衷,是没得吃没得穿,还是没地方住了,能比他逼到举兵造反的份上。

如今听到他这一番,也不需要问了。

本以为他这回无论如何也知道错了,却没想到,他不仅有弑父之心,还有诛母之意。

元氏固然有千般不是,但对她的这位儿子无话可说,从小极为宠爱,费尽了心思,甚至临死的前一刻,还在为他求情,求自己给他一条活路

可他呢,是何等的狼心狗肺?

为了开脱自己,居然把错处都推到了元氏身上。他自问从小对他的管教,并没有半点疏忽,怎么就养出来了这么个不是人的东西。

气血猛地窜上来,皇上眼前突然一黑,身子也踉跄了几步,被身旁的刘昆及时扶着,“陛下当心身子………"

周延见他如此,以为他不信,还在继续诉说,“父皇,还有元民安,是他怂恿儿臣,告诉儿臣,只要国门一开,儿臣便有五成的把握……"

他还在狗咬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