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第2页)

,继续坐在软塌上抿了一口茶,同他聊了起来,"你父亲怎么样?八年前一别,再也没有见过他了,听说这些年,在凤城当了一只闲云野鹤,日子赛过神仙,连陛下都心生羡慕。"

"家父不过一介布衣乡农,哪如元大人身居高位的威风。陛下乃大酆天子,心怀天下苍天,怎会羡慕胸无大志之人。"

他这番不落人口舌的反驳,有了他少年时从不愿落人下风的气势。

可就是这副模样,让人格外讨厌,元明安看向他一眼,曾经被他处处碾压着自己儿子的那股浮躁,又浮了出来。

放下茶盏起身,“谢公子既然来了我这儿,本官必会好好招待。”

吩咐侍从,"给谢公子备宴,万不可怠慢。"

“多谢元大人好意,只是今日谢某为公事而来,不便打扰。”

谢劭拱手谢了礼,道明了来意,"谢某从王爷之处得了一份告身,独缺一枚章印,还请元大人授命。"

元明安笑了笑,"不过是一个印章,有何可着急的,谢公子先下去歇息,我自会替谢公子安排妥当……"

元明安说完便往外走。

谢劭脚步却没动,"元大人若公务繁忙,谢某便不再打扰了,既已来过,就此告辞。"能略过他门下省,拿到这份告身,必是经过了皇上的授意。

当是他靖王为了稳住他谢三给的一点甜头,毕竟往后还得借助他谢道林在朝中的势力,为自己铺路。

自己因太子一事,捅了皇上的肺管子,当下还没脱身,要是再因此等小事闹到皇上跟前,怕是正好给了他揪住自己的把柄,寻个由头惩治。

谢劭转身,快要踏出门槛了,便听元明安道,"谢公子既然如此着急,便先办正事。"

上前几步走到谢劭旁边,缓声道:“只是这东都不比凤城,人多规矩也多,各门各处还得劳烦三公子亲自走一趟。"

想要一份告身,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

当真要斗硬,先得查祖宗八代,还得考核身体,没有缺陷方才合格,一套流程走完,花上大半日的功夫都算是少的。

>

元明安转头,看着踏道下的背影,突然出声道:“这么多年过去了,三公子想必应该不怕狗了吧。

当年他可记得,谢仆射亲自找上门,砸开房门的锁,把人搀扶出来时,他谢三站都站不稳,哭得梨花带雨。

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尚且嚣张不到哪儿去,如今当了几年的纨绔,回到东都,他还能翻天不成。

前面谢邵脚步一顿,慢慢地停下来,回过头,眸色冰凉,侵出了眼底的鄙夷之色,如同当年看他元明安那般,面上带着轻视和倨傲,"元大人不知,畜生不可怕,就怕人心连畜生都不如。"

说完,没再看他元明安一眼,转身让侍从继续领路。

穿过几道月洞门,随从的脚步停在了一道门外,冲着里头的人喊话,"给事中可在?"

当初谢家大公子谢恒,接到朝堂的任命书时,大夫人无处不炫耀,闵章记得确实是门下省的给事中。

本以为会遇上熟人。

片刻后从里走出来的一人,岁及中年,面孔陌生,并非是谢家的大公子谢恒。见是元相身边的贴身侍从,那给事中问道:“元大人有何吩咐?”

侍从看了一眼立在台阶下的谢邵,凑到那人跟前低声交代道:“这位是谢家三公子,元相嘱咐,让给事好好招待。"

朝中大多数的告身都是提前定好了的,门下省这一关,不过是走走形式,有的人甚至只递个话进来,便给予通过。

元相今日特意派人来嘱咐,给事中岂能不明白。

目光朝谢邵投来,扬声道:“谢公子不好意思,麻烦稍等会儿,手头上的事还没办完,实在是脱不开。"

谢邵一笑,倒也没着急,"给事先忙。"

侍从把人带到,便算完事,转声回去复命,留下谢劭和闵章两人立在门前干等。

时辰一点一点地过去,门口陆续有人进出,个个都低着头,或是相互说笑,唯独避开两人,目光不往他们身上看。

闵章在凤城才跟着谢劭,并不知道他之前在东都的日子,如今才看出来,官场竟然有这么多弯弯绕绕的治人法子。

这些人明摆是在给主子使绊子。

转身瞧了一眼院

子里的滴漏,这都快过去半个时辰了,再这么等下去,怕是等到太阳落山,未必也能等到那位给事中忙完。

实在忍不住,同谢劭道:“主子的告身乃陛下亲自所授,何须让这等人为难,直接上三衙里当值,谁敢阻拦。"

“连一枚印都拿不到,往后如何在军中立足,岂不是让人嗤笑。”

见时辰差不多了,谢劭抬步走向门前,不顾侍从相拦,径直闯进了屋,立在适才那位给事面前,问道:“大人可忙完了?”

给事没料到他会突然闯进来,忙把桌上的卷宗摊开,一脸为难,“还没呢,谢公子怕是还要再等会儿……"

谢劭看着他,面色再无半点和善,"门下每日的事务,都有归案,五年前因你们门下省的延误,导致奏闻没能及时呈上,耽搁了大事,陛下便下令,明文规定,给事手上的所有文书,积压不可超过两炷香,谢某在外等了半个时辰,已给了大人足够的宽限,既然给事还要繁忙,要忙多久,请给谢某一个准确的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