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 (第1页)

作者:月海妖后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現在國內自主生產計算機的技術是不缺的,缺的是價格壓不下來。

對於現在許多的普羅大眾來說,計算機是科學家才用的東西,或者是愛好者才會關心的東西,跟玩航模、收集郵票一樣,跟自己沒關係。

同一個東西,做一個跟做一萬個的成本是不一樣的。

沒有需求,就沒有購買,就無法產生集中化效應。

安夏先找了幾個生產計算機元器件的工廠,詢問不同的生產數量,能拿到的價格是多少。

一個工廠的銷售經理搖頭:「一百萬個cpu?太多了,計算機升級更這麼快,還沒等賣出去,說不定386就已經升到686了。」

「賣出去不就行了。」安夏的話,讓銷售經理覺得此人一定是在白日做夢。

誰不知道要賣出去啊,怎麼賣啊?!

電腦里最貴的幾個元器件:cpu、硬碟、主板、內存、顯卡……安夏都打聽了一遍。

得出一個數據,如果想要運行起最簡單的電腦程式,再怎麼壓低利潤,也要上千塊。

對於現在平均工資兩百塊的家庭來說,負擔相當沉重。

而且,學生真的需要那麼高端的功能嗎?並不需要。

安夏看著每一個元器件的報價,覺得有些東西沒什麼必要。

她記得在網上看過品牌機與兼容機之爭。

其中有一點就是:品牌機的很多配置很奇葩。

很多品牌機的消費者什麼都不懂,只知道看各個硬體的數據。

cpu是最快的,好!

主板是最強的,好!

顯卡內存的數字最大,好!

至於是不是需要,他們一無所知。

那時國人對電腦是不是好的定義,跟土豪沙特一樣:大就是好!

其實這反倒會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她問自家的工程師們:「最低可以讓簡單程序跑起來的話,有什麼功能是可以壓縮的?比如cpu主頻可以不用這麼高,不配顯示器,用個接口,可以在家用電視上顯示。」

計算機必須有自己的屏幕這一點,是所有人的固有思維。

工程師們對安夏的奇妙要求先是不理解,然後覺得也挺合理,不就是插個視頻線的事麼,並非不能完成。

根據現在的硬體價格,往下倒推,再把一些基礎運行用不上的枝枝杈杈都去掉。

盧志安告訴安夏:「如果批量生產五十萬套以上,成本可以壓到一百塊錢。但是那功能也太少了,不能編程,沒什麼意義啊。」

「挺有意義的。」安夏笑著說。

編程,別說現在了,再過四十年,也不是人人都用電腦編程的。

要求別那麼高。

第一版設計圖拿出來了。

一個鍵盤,連著一個主機盒子,完全就是電腦缺了顯示器的模樣。

主機盒子其實非常的空蕩,去掉了許多不必要的零件,能集成的全部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