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强卖 (第1页)

作者:我有地球仪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要知道州府可是一笔税都还没开始收,所以州府的账本上应该是没有钱的。

大家早都默认州府的开销都是由杨氏自掏腰包,所以无论是折腾送种子还是新州学,都随着杨轩干。

反正最后福泽雷州,这笔买卖看起来是不亏的。

大地主们的想法是领主干得越多花得越多,好处都在雷州的锅里,乐见其成。

橙家可能是最想看杨轩笑话的,他们家依靠放贷获得了大量低价粮食,有一种不难理解的自信你杨轩有多少收多少,我就有多少卖多少。

领主想要把今年雷州的粮价抬高到往年低产的价位,大地主们心里肯定不乐意的,丰收的时候拼命压价,这不是天经地义吗?

杨氏的家底再厚,皇后的娘家又如何,瘦死的骆驼再比马大,不是也是瘦死了……

赌的就是杨轩没有多少钱来收购粮食。

那么杨氏这个烂船到底还有几根钉呢?

其实杨轩也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己手里有几根钉子。

为啥杨轩对冼大少的容忍度挺高的,原因就是他手里有根钉子,确实是冼大少帮忙打造。多亏了对方以极快的度在雷州打开商路,让杨轩手里快聚拢了大笔款项。

供求关系中,占优势的一方会拥有更多权利,其中就包括现金流的问题。

商贸活动往往根据供求变化转嫁着各种成本,比如滞销的商品,卖方站在劣势,在交易过程里就会退让。

假如供大于求,卖家可能通过赊货的方式先将商品交付给买家,买家延期支付全部货款,反过来,求大于供应,那么就是卖家市场,也有买家主动交付预付款只为求得最快获得商品。

杨轩手里就有一大笔现钱,这笔钱要和一州税收比那是暂时算不多的,可说少也不少,主要是因为目前还在不断增加。

三个月的时间足够雷州上下知道他能酿出好酒,做出许多农副产品,而州外的客商还需要反应时间。

随着雷州产地的各种更好的糖,神奇的调料品,酒,还有番薯粉等等杂七杂八的农产品逐渐进入中原地区,杨轩手里的预付款只会更多。

即使他把许多利益分享给了全雷州的小地主的作坊,但是小地主为了获得技术指导,工人培训,以及未来更多机会,仍然会主动奉上另一种‘定金’。

杨轩高价囤积粮食乍一看是冤大头行为,但是只要他在粮食流向他的时候不爆仓,不停下收购行为,雷州的粮价就会短时间内受到他的影响,通过在江湛县市场上收购的合同价值会随之增长。

即使不想着操纵市场大赚一笔,至少对冲这边高价收粮亏损没问题。

而且他屯粮还有一个托底,他的产业完全有能力把粮食转化为畅销的商品,高价值变现。

所以杨轩见橙家不断抛售,也就顺其自然接盘。

角力双方都觉得自己胜券在握,看不到输的可能性。

至于事实如何,还得看真章。

……

……

田间的粮食已经收割差不多,橙家人整理粮仓之余,终于关心了一下他们势力范围内的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