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下乡再看看 (第1页)

作者:我有地球仪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第148章下乡再看看

杨轩最看重的还是种田。

所以尽管有人去找冼大少的麻烦,海家与植家的反馈还没回应,雏形版的期货市场还有些空子可以钻,6地剑仙的怒气还没平息,叶青红的表态刚刚确定,他也还是义无反顾地出城,去四周的村镇上巡视去了。

主要是江湛县有些前的经济活动让他觉得有些奇怪。

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很难支持一些资本运作,那么萌芽在雷州的这座县城里,是因为周围的基础生产力支持县城里的经济做到某种地步吗?

比如黎县的穷困使得商业活动十分匮乏,一月一度的集市已经是最热闹的时候了。主要是因为黎县本就是雷州最南的县城,山区多,过去问题遗留的失去土地的山民也多。

总要完成温饱后,才能考虑物资交换吧。

再比如春阳县,强力管制之下所有商业店铺其实都是橙氏一家独大掌控的,自由买卖几乎不存在,全都是通过高利贷,公权,或者地主阶层的先天优势——土地所有权,来进行剥削掠夺底层农户获利的勾当。

私自开采矿产也是很大一笔额外的收入,尤其是上逃税,下压榨。

江湛县嘛,虽然海家与植家是最大获利者,尽管他们对于县内事务很大的决策,但是事实上来说仍然有各方势力在这里能够获得自己的利益。

看起来冼家、橙家,乃至州外的势力,包括西戎北狄,或者他还没现的东夷与中原各种门阀的代表,都在参与海植两家在各个层面上的生意。

非要说的话,江湛县更像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商贸中心,海植两家长袖善舞地周旋各方势力,让渡出一部分权力与利益,获得了更开阔的市场。

只是……

江湛县并不具有商贸中心的优势,第一,它地理位置不好,即使在雷州,它也没有靠近运河的先天条件;第二,江湛县人口和市场规模、经济增长度、资源,都是中下之姿。

如此一来,便只剩下了“开放合作”

一条路。

这个优势要做到什么程度,才能让天南地北的客商都留在这座县城里呢?

杨轩所担心的,这个所谓开放合作,是用其他权利让渡。

慨他人之康的那种。

具体而言,那就是人口贩卖或者禁品走私。

杨轩现这个城市明面上对自由人与奴役身份区分得泾渭分明。

那些代表身份的牌照管理,十分认真,似乎良民都得到了保护。

这种强调保护良民的概念显得十分突兀。

摊开来说的话,既然证明自己自由合法的身份牌照很重要,是不是意味着失去牌照后果很糟糕?或者说没有这份牌照,能够证明自己自由身很困难?

富商地主有钱人衣冠排场就能彰显身份无所谓,底层城市居民贫穷到让人怀疑身份的地步,就必须靠着一些身份牌来保证安全吗?

这里引申出一个问题在一个没有奴隶的地方,是无需要强调自己的身份是自由民。最多上层炫耀自己多么富有高贵,区分于平民的普通罢了。

平民都要费心维持平民的身份?

那肯定意味着还有更差的地位,更低的下等处境。

冼大少为什么没有在其他地方购买婢女侍从,却一口气在江湛县买了十六个姿色与素质都上乘的男男女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