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页 (第1页)

作者:紫色木屋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帝皇的先祖和格力宇浩的先祖虽然是亲兄弟,但把这块曾经最富裕的封地给格力宇浩,倒不是因为这层兄弟关系,这封地的事情,说起来可笑,还是几位诸侯抽签决定的。不过,这块封地也只能说是曾经最富裕的,而今最富裕的,是瑞王所在的洪庭。

  瑞王所在的洪庭,在曾经和靖东恰恰相反,是最贫穷的领地。当年太祖封侯时,的确很为难,不管把这最贫穷和最富裕的领地给谁大家都会不舒坦。就算是抽签这公平的决定,也是如此。

  正在太祖为难的时候,瑞家那伴着太祖打江山的先祖却自告奋勇,说他愿意接收这块领地。

  太祖感动之余给了恩赐。这恩赐便是瑞姓的由来。瑞家先祖,原来不姓瑞。

  瑞是国名的第一个字,赐予瑞姓,可见太祖对瑞家先祖的感激和重用,而瑞家先祖也的确不负太祖的厚望,洪庭在他们的带领下,成了所有封地之最。

  只是这之最,在代代更换之后,引来了帝皇的顾忌。

  这好比一个国家,分久了必合,合久了必分。太祖打下江山时,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国家大事,册封领地给诸侯,是令国家统一,令百姓安居最好的方法。却也同时,令国家分裂了。

  毕竟不同的人,不同的心,稍微有点野心的,都想当皇帝。

  忠王和义王相对瑞王而言,倒是逊色了。太祖封侯之初,也预料到了将来可能会生的事情,所以以忠义为他们册封,大概是想他们在有一天动了造反之心的时候,念念他们的封号,这无疑,也是一种智慧。

  瑞王客气地邀请忠王进来坐坐,忠王却趁机道,“咱们几位也是难得聚在一起,过了今晚,待明日又要各居东西了,义王提议,不如秉烛夜谈?”

忠王说话的声音不轻,明知道这里有人监视,却依旧如此提议,可见他是故意说给监视的人听的,这样一来,倒反而显得他们光明磊落了。

  “忠王这话说到本王心坎儿了。”

瑞王回走了几步,一边摇头,“可是咱们如今这身份尴尬啊。”

  “瑞王怕什么,有道是身正不怕影子斜,走,咱们喝酒去。”

说着,他拉起瑞王。瑞王半推半就,也就跟着了。

  义王的房间还当真备好了酒席,酒席上备了三双碗筷。瑞王走进时忍不住道,“怎么不见靖王?”

  “靖王这会儿父子团圆,怕是有很多话要说呢,咱们能打扰人家吗?”

满口都是酸溜溜的语气,且看这说话的人看上去精明,倒是说出来的话,似乎不像那么一回事。这人便是义王。

  “义王兄这话怎讲,咱们这宴如果没有靖王,还真会落人口实,何况诸侯四个一起,出了什么事情,也好歹有个照应不是?”

瑞王这话有一箭双雕之意。

  忠王和义王相互看了一下,果然,瑞王这个老狐狸,奸诈的很。

  这一箭双雕。一则如果靖王在,皇帝就算有什么误会,可是牵一而动全身。二则如果靖王不在,皇帝的矛头是他们三个,从而拉拢靖王,那就麻烦了。

  格力宇浩的年纪相较于其他三个诸侯倒是年轻了些,可是再年轻,也是个三十好几的男人,风评再普通,也只是表面。现在,他坐在榻上,腰间盖了一条长长的毯子,却没有躺下睡觉的意思。

  “王爷?”

此番陪同格力宇浩来京都的,是靖王府的管家。这管家跟靖王年纪一般,从小他们一起长大,原是靖王身边的贴身小奴,待靖王继承王位之后,就让原来的管家告老还乡了。别着这管家是小奴出家,举手投足间,可没有半点小奴的样儿。而长的高大,浓眉大眼,看上去气质不凡。“怎不上床歇息?”

  “这会儿上床了,待会儿不是还得下吗?”

格力宇浩挑眉看着他,“今晚的事情你怕是听说了,这事情本王事先没有和你商量,现下,没有问题想问本王吗?”

  是谁说格力宇浩风评普通,没有作为?眼下的这个男人,一身慵懒姿态,分明就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那和帝皇有些相似的眉眼,渗透着皇族的骄傲和狂妄,这个男人,很危险。

  “王爷做事一向随性,既是随性,那便是没有定性,不定性的事情,我哪里猜得到。”

男子沉笑了几声,“不过王爷这么一闹,其他三侯也坐不住了。”

  “那三人之中除了瑞雍承,其他二人,本王不放在眼里。”

格力宇浩语出惊人。然男子却习以为常,“瑞雍承的确不简单。换做普通人,明知道封地太过富裕会惹来是非,他却不隐藏,这人的城府,深的可怕。”

  “城府深的何止此人。”

格力宇浩眼睛微眯,“倒是太子,不,如今的帝皇,让我们小看的彻底。”

  “格力惠?”

男子惊讶,“根据探子提供上来的线索,此人虽然聪明冷静,可以他二十有六的年纪而没有作为来看,王爷不会是抬举他了吧?”

  “抬举?”

格力宇浩的眼孔深邃了,“如果不是今日亲身经历,亲眼所见,我也怕是一直在抬举他。二十六年,他隐藏了二十六年啊。他知道,作为一个太子,如果太有作为,那么活的不会太久,可如果太愚钝,那么会引人怀疑,所以他活的……不糊涂。可眼下他登基了,大权在握,天下唯我独尊……我只能说,果真是格力家的人啊。”

  先皇有福气,生的唯一的儿子,的确有帝皇的气势。只是……格力宇浩站起,格力家,可不只是格力惠一个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