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宣平郡主和宣和公主关系 > 第146章 国子监烂泥

第146章 国子监烂泥 (第1页)

作者:爱吃糖醋松果鱼的猫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朝会结束后,安王回府与宣平说起了朝上的事,听说左尚书告病,薛尚书成了主考官,宣平骂道:“这个老狐狸,这次倒被他躲过去了。”

“你说左尚书是装病,不能吧?听说严太医给他诊的脉,严太医不可能帮他说谎。”

安王诧异道。

“病是真的,但肯定是他主动得的。从前可没见他这么积极,还连夜冒雨巡查粮仓,他是知道这次会试的危险,不想掺合罢了,顺便让长子请假侍疾,而其他儿子都在外地任上,他左家与这次会试是粘不上一点儿关系的。”

宣平说道,“罢了,这次不行,还有下次,把薛尚书拉下来也可以了。”

晚上,养心殿内,皇帝又在看书,最近皇帝又拿出当初学堂里那股劲儿,将四书五经重新看了好几遍,最终决定经义的考题还是在《论语》里出。

宣朝科举考试必考题目主要是诗、赋和经义,诗赋要求考生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储备,并且考察了考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握能力;经义考察的是考生对儒家经典的理解感悟。

此外还有一些选考题目,比如法律、算学、外国语言等等,考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要是必考题做的好,不选也不会影响中进士。这些题目皇帝就不管了,还是交给精通此项的考官出题。

皇帝犹豫良久,总算在《论语》中选了一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作为经义的题目。诗的题目很普通,《咏兰》。赋的题目则是《江河赋》,这个可选的切题范围就很广了。

为了防止提前漏题,此时殿内伺候的只有三人,一个不识字的姜太监伺候笔墨,两个小太监在门口听吩咐,连暗卫都守在殿外,不能窥视殿内。

皇帝出完题后拿起来又看了一遍,十分满意,将纸递给姜太监,“妥善放入暗格内,不得有失。”

姜太监小心接过:“奴才遵旨。”

“来人,摆驾后宫。”

皇帝起身出了书房,门口的两个小太监一个出去传旨,一个跟随皇帝,殿内只留下了姜太监收拾书籍笔墨。

见四下无人,姜太监从袖筒里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小纸条和烧黑的木枝,将考题小心地描了出来,虽然描的不太好看,但能认出字来就行呗。

描好后,将纸条和木枝放回袖筒,又将考题装进了盒里,拿到后殿打开机关,露出了墙上的暗格,将考题放了进去。

拿到题后,姜太监留了个心眼儿,打算等考官们入闱后再交给太子。若考官都没拿到考题,外面就已经知道了,那都不用查,就知道是他漏的题。

他偷考题是为了给侄子们挣钱挣产业的,可不是为了满门抄斩,祸灭九族的。

三月初三那天,清逸轩办了文会,因为请来了几个五六品的翰林院和国子监官员,所以吸引了许多举子参加。

安王陪着宣平早早来到了清逸轩,在三楼选了个推开窗就能看到一楼大厅的房间,官员们的房间在二楼,一楼大堂是举子们展示才华的地方。

不一会,齐祭酒也来了宣平她们屋里,“师兄,你怎么过来了,不放心你那些学生?怕输给各地举子?”

宣平给他倒了一杯茶递过去。

“半年没在京中,回来现教课的老师懈怠了不少,那些考上来的寒门子弟倒还好,那些官宦子弟本来就是扶不上墙的烂泥,失了管控更是无法无天了。前天文华楼的文会上还不知天高地厚地去挑衅白鹿书院的学生,结果自然是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