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宣平郡主和宣和公主关系 > 第136章 北胡要议和1

第136章 北胡要议和1 (第1页)

作者:爱吃糖醋松果鱼的猫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时间来到二月中旬,最近几天安王心情很好,前几天由新式熔炉炼制出的武器由御林军试用过后,得到了极高的评价。

皇帝大喜,给方瑾封了个可世袭的县男爵位,虽然公、侯、伯、子、男,男爵是最低的,可也是个爵位啊,还是能世袭的,比那些只有一代或三代而斩的强多了。

大长公主乐得跟什么似的,她的子孙里总算有出息的了,不光亲自进宫谢恩,还给安王府送了许多礼物。

皇帝命令工部修建新型熔炉打造兵器,优先将京城守军的兵器更新换代。同时派工匠去边境处,征召当地及附近州县工匠,就地为各地守军打造更换兵器。

方瑾自己请旨去了燕云,方瑜出了正月后已经出去了燕云。兄弟俩个都去燕云,也有个照应。

而宁王的商队也已经整合完毕,备好了货物,将要出前往北胡了。在薛敏的建议下,他们选择的第一个交易部落是呼特部,靠近宣朝的一个中型部落。

十二个与宣朝不生冲突的部落为了对抗雅布的联盟也组成了一个联盟,他们的领是鲁格,而呼特部的酋长正是鲁格的岳父,这次交易成功了,后续就好开展了。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展。

今天的朝会上却生了一件让安王火冒三丈的事。

鸿胪寺卿上奏:“启奏陛下,昨日接到北胡雅布可汗派人传来的书信,言欲效仿太祖时期的呼兰可汗,与我宣朝重修旧好。只要我朝将燕云十六州割让,他们愿年年进贡,岁岁称臣。北胡使臣已携带正式国书出前来我朝。”

北胡的书信是昨天下午到的京城,对外事务一向是太子负责的,鸿胪寺上上下下都是他的人。鸿胪寺卿接到信后就封锁了消息,亲自送去了东宫,先给太子看看拿主意。

太子连夜召集人商议,最后决定全力促成此事。一来以皇帝的脾气他是会倾向议和的;二来双方议和之后,安王也没有理由再回边境了,只能留在京城任他们揉圆搓扁;三来停战后,能节省军费,缓解国库压力,毕竟现在管国库的户部尚书是太子门下,年年国库空虚影响他的政绩,太子从国库捞银子都不敢大捞。

同时王平还出了个损招,皇帝很可能会赞成议和,而安王肯定会极力反对此事。用言语激怒安王,他盛怒之下口不择言,就极有可能惹怒陛下。

定下基调后,所有人都被留在了东宫,仔细商讨在朝堂上该如何措辞,力求尽善尽美。人多眼杂,丁宁远和安王在东宫的内应顾衡都无法及时将消息传出,只能焦急地等待时机。

皇帝听完鸿胪寺卿的话后果然有些意动:“一百多年了,北胡终于打算停战了,众位爱卿对此怎么看?”

安王一直在思考北胡此举的用意,如今听皇帝话中的意思似乎有些赞成之意,不由皱了皱眉。

户部尚书左明率先站了出来:“陛下,两国战争已持续多年,耗费无数人力物力。如今北胡主动议和,愿意臣服我宣朝,不过是苦寒之地的十六个城池,便可换来我朝边境安定。

近几天我朝天灾不断,国库空虚,民不聊生,理应以大局为重,休养生息为主。所以臣以为,与北胡议和,于我朝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

安王听得怒气上涌,而皇帝却听得连连点头:“爱卿言之有理,其他众位爱卿呢?”

太子见皇帝明显对议和一事持赞成态度,站出来说道:“儿臣认为左大人言之有理,两国战事,拖垮了我朝国库,被迫使百姓纳重税,致使百姓苦不堪言,如今既然能停战,理应恢复和平,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皇帝点点头,说道:“太子所言有理,等北胡使臣到来后,就由你负责和谈一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