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通商 (第1页)

作者:爱吃糖醋松果鱼的猫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李福的徒弟如意到养心殿的侧殿里传皇帝旨意,太子在听到皇帝命林启旁听时就心里咯噔一下,段相也心里一沉,有这个老东西在,今天这事儿有点儿悬了。

林启这些年可以说是尽力扶持太子的,在众多皇子中,他始终站在太子这边儿,但有一点,对林启来讲,皇帝始终才是他优先效忠的对象。

今天的事事关国策,只要皇帝询问他,林启只会据实而奏,决不会不问缘由的帮太子说话,而年前林启就已经否了这事儿。

养心殿内,太子三人侃侃而谈,详细说明了同意西戎请求会给宣朝带来的好处,促进边境经济繁荣、加强两国紧密联系、最重要的就是彰显大国风范。

同时又举了宁朝的例子,那时宁朝就开放各个边境及沿河沿江城市允许自由贸易,所以宁朝的经济空前繁荣,且万国来朝,是当时各邻国向往的圣朝。后世几朝,再也没能实现当时的繁荣。

林启从一进来就坐在那儿一言不,只旁听,听到此处,又见皇帝似乎被太子所描绘的美好蓝图所吸引,不由在心里摇了摇头。

皇帝随着年龄增长越好大喜功了,被歌功颂德的话一捧被飘飘然,太子倒是抓住皇帝这个弱点了。

这几个人只提到宁朝开放通商,经济繁荣,可他们忘了,这些是在宁太宗用兵将周边小国都打服后才实行的,如今宣朝有这个实力吗?

更何况无限制的商业不止繁荣了宁朝,也极大促进了邻国的进步,宁朝最后的几十年受尽了边境小国的骚扰,最后被北方游牧民族灭国。宁朝才持续了不到二百年,实在不能算是长寿的王朝。

宁朝之后的王朝都吸取了教训,严格限制通商,控制技术外泄,如今太子却要鼓动皇帝学习宁朝,还要外售兵器,这是宁朝当时都不敢做的!

言儿说的没错,这太子还真是有些昏君之相。得和陛下建议一下,给太子派些贤臣辅助。

皇帝听完太子几人的话后,虽然有些意动,但还是问了问林启的意见:“林爱卿,这事儿你怎么看?”

去年的时候林启对这件事是持全盘否定的态度的,最后朝堂上定下来的决议是安抚性的开放两个关口,其余一切驳回。

但与安王就北胡一事商讨过后,林启觉得这方法也可用在对付西戎上。

“回陛下,微臣觉得可以依太子殿下所言,开放沿边城市进行贸易,但不能自由贸易,出入境人员必须严格排查,防止奸细混入和技术工艺外泄。

可以由朝廷建立固定的贸易市场,所有涉外贸易只能在这儿进行,交易的货品种类也要有所规定,铁和武器是必须禁止交易的。

另外,关税决不可取消,国库空虚,关税是一笔不扉的收入,不能白白放弃。”

林启斟酌着回道。

“陛下,臣不同意林大人所言,高昂的关税势必会阻碍商业的繁荣,万不可因小失大,也失了大国的体面风度啊。”

段相反驳道。

“敢问段大人,何为大国的体面?大国的体面只能通过战争获得,靠强盛的国力来维持,一味向曾经的战败国妥协哪来的体面?风度?国与国之间交往,风度有什么用?除了虚名,不能给国家带来任何实质利益。”

林相不屑地说道。

“林大人,自十年前议和之后,西戎臣服我国,尊重我国和亲公主,并未再有冲突生。我们两国是姻亲关系,自然应该有所优待才是。”

薛大人说道。

林启:“薛大人,面上的尊重何用?大公主入西戎十年,却无一儿半女,西戎王已立了西戎宰相之女所出的二王子为太子,明显是在防备我国,我国还要为此给他优待吗?”

薛大人:“这只是凑巧罢了,怎能证明西戎王有不臣之心?”